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考点强化练9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27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1

1.综合题(共1题)

1.
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局部剖面图”,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表示纬度为30°、60°的点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处风带的名称________,它与图乙中________(a或b)风带风向相一致。
(3)写出图甲中C处气压带和D处风带的名称,判断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
(4)分别分析N、E两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5)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2.
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

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夜晚M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2】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的原因是(  )
A.高低差异
B.降水差异
C.人类活动差异
D.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
3.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月为(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小题2】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
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
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
4.
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B.气压:甲>乙>丙>丁
C.密度:乙>甲>丁>丙D.海拔:丙>丁>甲>乙
【小题2】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5.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在该水库旁建一度假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小B.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6.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小题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A.B.
C.D.
7.
读山东半岛7月陆风转海风(A)与海风转陆风(B)时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山东半岛海陆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岸转向时间较迟B.东南部21时陆风强度最大
C.从沿海到内陆转向时间逐渐提早D.北岸海风风向与南岸陆风风向大致相同
【小题2】图中a、b、c、d四地,海陆风转向推进速度最慢的是( )
A.aB.bC.cD.d
8.
某地理小组做如下实验:取两只小气球,甲里面装入5克水,乙里面装入5克细沙,分别充满空气扎口,并悬挂于横杆两侧,然后用同样火焰的蜡烛分别在远离气球底部的地方来回移动烘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等情况下甲气球先爆炸
B.同等情况下乙气球先爆炸
C.甲、乙两只气球同时爆炸
D.无法确定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该实验结论的是(  )
A.验证了高压形成的过程
B.验证了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C.验证了低压形成的过程
D.验证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