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126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里茶路”起点为福建武夷山,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下图示意“万里茶路”上某国自然带分布状况。古代,在该国运输茶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骆驼躯体高大,极能忍饥耐渴),途中需通过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

(1)结合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该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2)说明骆驼是该国古代运输茶叶主要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推测驼队通过该国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的环境条件。一般在海拔600--2000米的范围内,海拔越高,咖啡的质量越高。

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栽培普洱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普洱咖啡味道独特,为世界著名的雀巢等咖啡公司所青睐。1988年以来,普洱市(原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政府围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战略目标,推进咖啡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目前,全市有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153个、脱壳加工厂42个、深加工厂3个。下图示意普洱市的位置。


(1)分析普洱市咖啡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
(2)简述普洱市咖啡生产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可能会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4)请就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2.单选题(共16题)

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K、L两城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洋流D.大气环流
【小题2】“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B.暖锋过境增温
C.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D.暖流流经增温
【小题3】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K城附近的居民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区种麦B.西山牧羊
C.南下踏青D.北山滑雪
5.

   据报道,中国将提供约891亿人民币低息贷款给马来西亚政府,建设由中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工程,该铁道将贯穿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转港的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工业发达
C.历史文化悠久D.人口稠密
【小题2】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
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B.减轻对新加坡的依赖
C.增加马来西亚的就业D.获得高额的资金利息
【小题3】2016年11月14 日晚,月亮与地球距离全年最近,为68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吉隆坡的小明与身在英国伦敦的安娜约好同时观月,他们可以相约在北京时间(  )
A.14日19时B.14日23时C.15日3时D.15日9时
6.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的典型植被分别为()
A.①地为荒漠,②地为草原
B.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小题2】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A.一年有两次汛期
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通航能力强
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7.

   下图为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
【小题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8.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
C.降水D.地形
【小题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  )
A.家家打稻趁霜晴B.新雨山头荔枝熟
C.小麦登场雨熟梅D.梨花淡白柳深青
9.
2017年9月30日,“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要和学者前来参加会议。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鹿特丹至威尼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伊斯坦布尔至德黑兰地形平坦
C.最东端和最西端自然带相同D.冬季河流都有结冰期
【小题2】上海的小明在今年暑假,随团参加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活动。他在日记中写到:
①在内罗毕,吃完晚饭,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国内多数人没有抢;
②轮船航行到甲处时,看到海面很多捕鱼的渔船;
③在乙处,看到陆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
④在赤道附近海域航行时,炎热干燥、万里无云。其中可信的有(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450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卓雍错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羊卓雍错流域图1974-2009年羊卓雍错水位年内变化特征

【小题1】羊卓雍错流域
A.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B.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
C.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D.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下列月份中,羊卓雍错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A.二月B.五月C.八月D.十月
11.
下表为2010年印度、赞比亚、美国、德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表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美国、德国、赞比亚、印度
B.德国、美国、印度、赞比亚
C.美国、德国、印度、赞比亚
D.德国、赞比亚、美国、印度
【小题2】四国中
A.①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B.②国的劳动力资源短缺
C.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D.④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12.

   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即鼓励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其内涵是指“1+2+3”或“1×2×3”,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第六产业”在日本的主体产业是(  )
A.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B.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C.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D.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小题2】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
B.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
D.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小题3】下列我国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
A.以“3S”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农业
B.以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C.以科技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种植
D.以林、草、粮、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
13.
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4~6题。

【小题1】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A.现状B.圈层增长模式
C.双城增长模式D.新城增长模式
【小题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C.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几增长规模
D.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小题3】低碳化城市发展的新建组团,应
A.距中心城市较远B.规模较小
C.数量较多D.做大做强
14.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结构示意图(局部),M、N代表城市功能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有利于市内交通和工业发展B.火电厂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利
C.M应该是该城市的住宅区D.N应该是该城市的工业区
【小题2】该城市正在规划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适合的位置是
A.①B.③C.④D.⑤
15.
读欧洲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 )
A.中美地峡B.美国五大湖周围地区
C.尼罗河三角洲D.墨累-达令盆地
【小题2】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碱化
D.最大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
16.
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口1.5亿,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农业被忽视,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水稻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中国是600公斤左右)。下图是尼日利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尼日利亚
A.位于低纬度、西半球
B.地势南高北低,起伏大
C.铁路网密度大,方便内陆与沿海的物资运输
D.首都大致位于国家的中心,有利于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小题2】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因素是
A.水源、热量B.劳动力、资金
C.交通、市场D.科技、政策
17.
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17~18。

【小题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C.地面下沉D.水土流失
【小题2】(小题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C.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18.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小题2】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小题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 服装鞋帽生产 B. 节能环保业
C. 汽车零配件生产     D. 高端装备制造业
【小题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 造成环境污染,占用耕地 B.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3.选择题(共1题)

20.

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