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大气运动专题演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125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4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辐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地球大气吸收A有选择性,臭氧分子吸收_______ ,水汽分子、二氧化碳吸收_______ 。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  。
2.
读等压线(单位:hPa)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不能正确显示风向的箭头是_______和_______ 。
(2)B、D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地。
(3)如果该区域①②之间地面因冷热不均引起热力环流,①地垂直方向上空气将出现_______ (填“上升”或“下沉”)。
(4)根据气压值的信息,②地的气压值p的范围是_______hPa。
(5)如果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能正确指示风向的箭头是_______。
3.
读图后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

(1)ABCD间形成闭合热力环流圈的方向是_______时针。
(2)假设C地是工业区,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如果AB间气压差变大,则工业区污染物扩散速度将变_______  (填“快”或“慢”),图中近地面等压面顶点的海拔将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B地温度可能 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3)如果C地是海滨陆地,B地是海面,且近地面风力较大,则可能是_______(填“昼”或“夜”)。
(4)当图中两等压面逐渐与地平面平行,热力环流强度将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5)一般说来,B、C两地出现晴天的是_______地。

2.单选题(共4题)

4.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是(  )
A.aB.bC.cD.d
【小题2】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  )
A.增大B.先小后大C.减小D.先大后小
【小题3】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处风力大于A处B.B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处
C.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D.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
5.
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亲临海滨地区体验海陆风,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海滨城市白天多出现云、雨和雾;夜间以晴朗天气为主
B.长发女郎夜晚面向大海,长发朝向内地方向飘起
C.陆风风力一般弱于海风
D.海风对抑制中午暑热,调节气候有一定作用
【小题2】海风转换为陆风的时间大约是(  )
A.2~3点B.6~7点C.14~15点D.21~22点
6.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等压面(Isobaric Surface)是指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一般情况,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起伏不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点附近空气密度最小的点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若图示为北半球情况时,④①之间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3】当高空②③间的最终风向出现时,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度数是
A.0°B.30°C.45°D.90°
7.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地面升温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⑤
【小题2】深秋晴朗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现象,原因是
A.白天地面反射强,保留的热量少,地面温度低
B.近地面空气水分含量不足
C.箭头③对应的辐射减弱
D.箭头⑤对应的辐射增强
【小题3】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使人类更加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改善。低层大气中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的是
A.⑦B.④C.③D.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