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区域差异显著,只有少量小型食肉动物。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种类的珍稀濒危动物,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以树叶、花、果实及昆虫等为食。左下图为环尾狐猴,右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示意图。


(1)描述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特征。
(2)说明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对气候差异的影响。
(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西南部成为环尾狐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原因。
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区域差异显著,只有少量小型食肉动物。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种类的珍稀濒危动物,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以树叶、花、果实及昆虫等为食。左下图为环尾狐猴,右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示意图。


(1)描述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特征。
(2)说明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对气候差异的影响。
(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西南部成为环尾狐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原因。
2.
依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甲)和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乙)。

材料三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
(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和成因。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材料一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甲)和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乙)。

材料三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对比。
| 11月~次年4月 | 5月~10月 | 1月 | 7月 | ||
| 降水量mm | 占全年比重% | 降水量mm | 占全年比重% | 平均气温℃ | 平均气温℃ |
昆明 | 116.3 | 11.2 | 918.1 | 88.8 | 7.5 | 19.7 |
贵阳 | 8.5 | 24.7 | 849.8 | 75.3 | 4.6 | 24 |
(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和成因。
(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
读“湘江流城和莱茵河流城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湘江和莱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2)两条河流相比,____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
(3)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什么?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1)湘江和莱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2)两条河流相比,____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
(3)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什么?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2.单选题- (共11题)
4.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河流位于
【小题2】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小题1】此河流位于
A.南半球 | B.北半球 | C.赤道上 | D.回归线上 |
A.东岸 | B.南岸 | C.西岸 | D.北岸 |
7.
某人随队友于12月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图所示),休息了12小时,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
【小题2】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

【小题1】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
A.东 | B.西 | C.南 | D.北 |
A.70°W 75°N | B.75°E 80°S | C.75°E 65°S | D.105°W 80°S |
8.
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俯视图,箭头所示为地球公转方向,虚线圈为回归线和极圈,最外面大圆为赤道。ABC表示晨昏线,OD两侧日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点经度为( )
【小题2】若AB表示昏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A点经度为( )
A.75°E | B.75°W | C.105°E | D.105°W |
A.此时北京时间为7点 |
B.此日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
C.此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
D.此日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
9.
读图,左图示意某岛地理位置,右图表示2016年10月3日至4日某天气系统经过该岛时的天气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经过该岛的天气系统是( )
【小题2】该天气系统位于图中①地时( )

【小题1】经过该岛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A.②地大风降温 | B.机场附近地区阴雨连绵 |
C.风景区盛行西北风 | D.夏威夷高压在其偏东洋面 |
10.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 )
【小题2】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 )

【小题1】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 )
A.春季较多 | B.夏季较多 | C.秋季较多 | D.冬季较多 |
A.夏季风 | B.信风带 | C.西风带 | D.副热带高压带 |
11.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小题2】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小题3】该湖湖泊水位最高时( )

【小题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
A.主导风向 | B.湖水盐度 | C.沿岸坡度 | D.土壤肥力 |
A.德干高原的河流处于丰水期 | B.乌兰巴托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
C.西双版纳正在举办泼水节 | D.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
12.

【小题1】该地地质历史上火山的活跃期有
【小题2】促使火山碎屑层形成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小题3】该地不存在的地质作用是
火山活动在时间上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玄武岩质的火山砾(渣)、火山砂、火山灰以及熔浆,颜色呈灰黑色。粗的火山砾(渣)、火山砂及熔浆会在火山口附近降落或者停止运动,细小的火山碎屑可以随风飘至远处降落。下图示意山西省最大盆地-大同盆地(远古时期为大同湖)局部区城地质剖面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地质历史上火山的活跃期有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A.风力侵蚀 | B.海水堆积 | C.火山喷发 | D.湖泊堆积 |
A.火山活动 | B.断层活动 | C.流水堆积 | D.风力堆积 |
13.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小题2】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
【小题3】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小题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 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 |
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 D.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
A.外力侵蚀 | B.外力沉积 | C.岩浆活动 | D.地壳运动 |
A.流水作用 | B.风力作用 | C.岩浆活动 | D.地壳活动 |
14.
【小题1】北京市建设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2】对通风廊道所经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是( )
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是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改善人体舒适度、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有效措施,对局地气候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据此完成小题。【小题1】北京市建设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
A.根治北京市的雾霾 | B.缓解城区热岛效应 |
C.增加城区降水量 | D.降低风沙天气频率 |
A.严格控制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
B.拆除一切建筑物,置换建筑用地为绿化用地保证廊道畅通 |
C.大力修建城市的林荫大道,提高绿化面积与交通用地面积 |
D.开挖河湖池沼,增加城市湿地的面积,扩建人工景点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