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__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____有关。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
(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 。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
(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
表示高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30°
———————0°
———————30°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__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____有关。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
(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 。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
(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


———————30°
———————0°
———————30°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南纬20°附近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

材料二 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区域气压中心及盛行风分布示意图。

(1)简述材料一所示空气环流运动的成因。
(2)列出材料二中G、L和N三个地理事物的名称。
(3)受材料一空气环流运动的影响,材料二中的W势力有所增强。在此情况下,G和L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材料一 太平洋南纬20°附近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

材料二 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区域气压中心及盛行风分布示意图。

(1)简述材料一所示空气环流运动的成因。
(2)列出材料二中G、L和N三个地理事物的名称。
(3)受材料一空气环流运动的影响,材料二中的W势力有所增强。在此情况下,G和L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单选题- (共5题)
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月,图中①地盛行
【小题2】关于②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小题1】1月,图中①地盛行
A.东南季风 | B.西南季风 | C.东北季风 | D.西北季风 |
A.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 B.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
A.①地高温多雨 | B.②地寒冷干燥 | C.③地形成高压中心 | D.正值1月份左右 |
4.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
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 |
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
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 |
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
D.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
5.
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
A.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 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 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 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小题2】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
A. ③气流比较湿润
B. 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丰沛降水
C. 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小题3】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
A.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 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小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
A.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 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 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 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小题2】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
A. ③气流比较湿润
B. 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丰沛降水
C. 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小题3】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
A.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 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6.
【小题2】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②①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④③①② |
D.④①③② |
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 |
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 |
D.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 |
7.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小题2】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小题3】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 B.冬、夏季风均偏强 |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 D.冬、夏季风均偏弱 |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3.选择题- (共2题)
8.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