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A____________,B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_______千米处(大陆部分),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________面。
(3)在2 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的变化。
A波__________,B波__________从而发现了D________面。
(4)C面以上为________,C面和D面之间为________,D面以下为________。

(1)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A____________,B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_______千米处(大陆部分),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________面。
(3)在2 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的变化。
A波__________,B波__________从而发现了D________面。
(4)C面以上为________,C面和D面之间为________,D面以下为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5.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先变小后变大 |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先变小后变大 |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先变长后变短 |
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
7.
2018年4月9日,日面上南纬约30度附近出现太阳第25活动周首个高纬黑子群,并伴随有小级别耀斑爆发活动。随着太阳活动的高频率出现,空间天气灾害将逐年增加。受其影响,中国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长距离管网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全局性的威胁。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
【小题2】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全局性的威胁是因为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 |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 |
C.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
D.自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
A.太阳活动引发极光 |
B.太阳活动引发磁暴 |
C.太阳活动引发气候变化,形成恶劣天气 |
D.太阳风形成的风力较大 |
8.
2015 年7月24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在天鹅座宜居带发现开普勒452b,这颗行星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直径是地球的1.6倍,被称为地球2.0。
4.天文学家认为开普勒452b宜居的理由不包括:
4.天文学家认为开普勒452b宜居的理由不包括:
A.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
B.物质组成与地球一样 |
C.与最近的恒星距离适中 |
D.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液态水 |
9.
2010 年 10 月 1 日,“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据此回答: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嫦娥二号”探测的天体在内的是( )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嫦娥二号”探测的天体在内的是( )
A.河外星系 | B.总星系 | C.银河系 | D.太阳系 |
10.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大部分到达地球,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
B.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能够用的能源之一 |
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
D.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
11.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小题2】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①21°34′S;②21°34′N;③68°26′N;④68°26′S.
【小题1】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A.23°26′ | B.66°34′ | C.90° | D.45° |
①21°34′S;②21°34′N;③68°26′N;④68°26′S.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