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实验班)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101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3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季风图。E的风向为________,F的风向为________。
(2)A、C两地中,气压低的是________。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简易图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乙、丙中的____地。
(2)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有河流流经,则河流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在河流入海口处一般形成_____地貌。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段,河谷横剖面一般呈“____” 型。
3.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城市岛国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该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居住问题。如今新加坡的金融服务辐射六大洲,成了全世界的旅游热点,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材料二 下图为新加坡城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新加坡城的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的__________(方位)。图中公共住房沿__________分布。
(2)新加坡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大,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条件。
(3)新加坡城市化水平高,但淡水资源严重缺乏。请你针对其缺水情况从开源角度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2.单选题(共17题)

4.
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冋答下小题。

【小题1】图示构造地貌为
A. 背斜山 B. 向斜谷 C. 背斜谷 D. 向斜山
【小题2】甲、乙两地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
5.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与气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
A.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B.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
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D.地面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小题2】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层——天气现象单一B.②层——有利于飞机飞行
C.②层——人造卫星在该层运行D.③层——大气层厚度大、密度大
6.

   下图示意攀枝花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α为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P日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小题2】P、Q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值是
A.23°26′B.40°08′
C.46°52′D.66°34′
7.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点左右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此次任务不仅完成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而且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中继通信。在此次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之前,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影响“嫦娥四号”与地面通讯联系的地理现象是(   )
A.台风B.太阳辐射
C.寒潮D.黑子、耀斑
【小题2】下列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
A.冯卡门撞击坑B.“鹊桥”中继卫星
C.国际空间站D.哈雷彗星
【小题3】嫦娥四号着陆期时,美国旧金山(西8区)的时间是(   )
A.1月3日2点B.1月2日6点
C.1月2日18点D.1月4日2点
8.
读“大西洋东北部七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
A.温和湿润B.高温多雨
C.寒冷干旱D.炎热干燥
【小题2】图中闭合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海区内岛屿众多D.城市热岛效应
9.
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同时许多诗词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诗句和蕴含的地理知识不相符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冷锋
B.“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我国南北方区域差异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天气
D.“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水循环,水资源得以更新
【小题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非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
10.

   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呼吸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不仅是洞穴空气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途径和过程,而且是保持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的前提条件。当洞内空气的温度小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与洞穴外相比,洞穴内(  )
A. 气温较高 B. 气压较低 C. CO2浓度高 D. 风速较大
11.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低纬信风  干燥少雨B.乙:中纬西风  干燥少雨
C.甲:中纬西风  湿润多雨D.乙:低纬信风  湿润多雨
【小题3】图中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A.动力原因 上升B.动力原因 下沉
C.热力原因 下沉D.热力原因 上升
12.

   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

读“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雨水利用系统”补给地下水,直接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B.降水
C.植物蒸腾D.下渗
【小题2】北京市大力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轻交通压力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3.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①坡是(  )
A. 迎水坡,流速快 B. 迎水坡,流速慢 C. 背水坡,流速快 D. 背水坡,流速慢
【小题2】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 ①坡和②坡     B. ③坡和④坡     C. ①坡和③坡     D. ②坡和④坡
14.
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由图可知
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15.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侵蚀海岸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台湾岛东岸受海水侵蚀较西岸严重,主要原因是东岸
A.风浪大B.降水量大C.海平面上升D.河流输沙量大
【小题2】图中所示的沿岸暖流受盛行风影响,其最强盛的时段是
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
16.

   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
B. 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
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 聚落一般沿河谷成狭长带状
【小题2】关于b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B. b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
C. b处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D. 入海口处因受海潮的侵蚀作用,三角洲基本没有发育
17.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18.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小题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
读“某国1960年~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年~1972年B.1975年~1986年
C.1985年~1990年D.2000年~2010年
【小题2】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
20.

   图甲、图乙分别是某市2011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 “高—高—低”模式 B. “高—低—高”模式 C. “高—高—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
【小题2】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 劳动力数量较少 B. 劳动力比重较大 C. 性别构成较合理 D. 年龄构成较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