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区域 | 甲:江汉平原 | 乙:宁夏平原 |
自然带类型 | | 草原、荒漠过度带 |
主要粮食作物 | | 小麦 |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请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图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福建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量迅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我省人口迁移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是从“沿海向内陆”模式逆转为“内陆向沿海”模式。
材料二2000年福建省部分设区市人口流动状况。

(1)若材料二中甲、乙两城市是南平和泉州,依据表格数据推测,甲城市是 ,乙城市是 。
(2)影响福建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3)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甲市,对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2.选择题- (共8题)
①若 {an}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 an=an+1(n∈N*);
②若 Sn=an2+bn(a,b∈R),则 {an}是等差数列;
③若 Sn=1﹣(﹣1)n,则 {an}是等比数列;
④若 S1=1,S2=2,且 Sn+1﹣3Sn+2Sn﹣1=0(n≥2),则数列 {an}是等比数列.
这些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blank#}1{#/blank#}.
3.单选题- (共16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A.1 000米 | B.2 000米 |
C.3 000米 | D.4 000米 |

【小题1】该城市所属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A.荔枝 | B.椰子 | C.香蕉 | D.葡萄 |
【小题1】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 B.湖水下渗增加 |
C.地下径流流出增加 | D.湖面蒸发增大 |
A.退耕还牧 | B.围湖造田 |
C.移民建镇 | D.截弯取直 |
下图中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A.海拔高 | B.种源丰富 |
C.火山灰深厚 | D.光照充足 |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
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
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
D.小城市数量最少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小题1】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瑞士 | B.巴西 | C.英国 | D.意大利 |
A.养老金制度 | B.医疗卫生条件 |
C.婚姻生育观 | D.生产力发展水平 |

【小题1】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漫 |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小题1】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上海市 | B.北京市 |
C.西藏自治区 | D.宁夏回族自治区 |
A.经济发达 | B.人口老龄化严重 |
C.文化水平高 | D.自然条件优越 |

【小题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同心圆模式 | B.扇形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田园城市模式 |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 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
C.②是高级住宅区 | 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l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
B.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 |
A.科技发展水平 | B.人口文化 |
C.资源状况 | D.生活消费水平 |

【小题1】图中A、B、C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a1→b1 | B.a1→a2 |
C.b1→b2 | D.c1→c2 |
A.a1→a2 | B.a1→b1 |
C.b1→b2 | D.c1→c2 |
A.a1→a2、a1→b1 | B.a1→b1、b1→b2 |
C.b1→b2、c1→c2、a1→a2 | D.c1→c2、a1→c1 |
【小题1】最适于用来解释俄克拉荷马州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A.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 B.交通通达性提高 |
C.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 D.经济区域专业化发展 |
A.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
D.合理的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