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097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9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
甲:江汉平原
乙:宁夏平原
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度带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请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图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2.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福建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量迅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我省人口迁移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是从“沿海向内陆”模式逆转为“内陆向沿海”模式。

材料二2000年福建省部分设区市人口流动状况。


(1)若材料二中甲、乙两城市是南平和泉州,依据表格数据推测,甲城市是 ,乙城市是
(2)影响福建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3)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甲市,对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3.
下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2.选择题(共8题)

4.

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

颜色

绿

PH范围

1~3

4~5

6~7

8~11

11~14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
6.

That is __________ brother, __________ name is Tom.

7.设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Sn(n∈N*),关于数列 {an} 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an}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 an=an+1(n∈N*);

②若  Sn=an2+bn(a,b∈R),则 {an}是等差数列;

③若 Sn=1﹣(﹣1)n,则 {an}是等比数列;

④若 S1=1,S2=2,且 Sn+1﹣3Sn+2Sn1=0(n≥2),则数列 {an}是等比数列.

这些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blank#}1{#/blank#}.

8.

作者为什么称波浪为“我英勇的、自由的心”?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9.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样说的理由有(     )

①它是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③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10.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样说的理由有(     )

①它是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③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11.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样说的理由有(     )

①它是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③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3.单选题(共16题)

12.
下图是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0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1 000米B.2 000米
C.3 000米D.4 000米
13.
下表为某城市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所属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2】该城市最适宜种植的水果有。(  )
A.荔枝B.椰子C.香蕉D.葡萄
14.
鄱阳湖近60年来出现初冬严重枯水的年份有12年。枯水期时,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B.湖水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流出增加D.湖面蒸发增大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 )
A.退耕还牧B.围湖造田
C.移民建镇D.截弯取直
15.

   下图中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
16.
唐人街的形成( )
A.是种族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B.是收入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C.是交通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D.是知名度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17.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D.小城市数量最少
【小题2】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8.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瑞士B.巴西C.英国D.意大利
【小题2】英国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养老金制度B.医疗卫生条件
C.婚姻生育观D.生产力发展水平
19.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漫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小题2】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20.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上海市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
【小题2】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
A.经济发达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D.自然条件优越
21.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D.田园城市模式
【小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是低级住宅区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②是高级住宅区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22.
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高层建筑多建在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B.发展历史不同
C.政府作用不同D.发展程度不同
23.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l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B.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
【小题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D.生活消费水平
24.
行政区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a1→b1B.a1→a2
C.b1→b2D.c1→c2
【小题2】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a1→a2B.a1→b1
C.b1→b2D.c1→c2
【小题3】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A.a1→a2、a1→b1B.a1→b1、b1→b2
C.b1→b2、c1→c2、a1→a2D.c1→c2、a1→c1
25.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大部分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最适于用来解释俄克拉荷马州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A.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B.交通通达性提高
C.环境人口容量变化D.经济区域专业化发展
【小题2】依据材料分析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合理的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26.
下图反映出青岛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海洋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B.对外开放不断引资
C.科技、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区位因素
D.引黄济青工程的胜利竣工
27.
关于城市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共同分享集聚效益,城市发展初期便形成了工业区
B.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益而逐渐形成了工业区
C.为了争夺市场,工业区不断向城市中心移动
D.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不断向近河流、近铁路和近公路的地方分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