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专项训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096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7

1.综合题(共1题)

1.
下面左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右图是①地所在经线附近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④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⑤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①地→④地→⑤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因素影响。③地→②地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受________影响。   
(2)右图中A、B、C代表的自然带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2.
下图是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0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1 000米B.2 000米
C.3 000米D.4 000米
3.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4.
下面的图a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b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b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小题2】形成图b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光照D.地形
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地域分异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6.
(题文)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山麓和山顶的植被差异B.山麓和山顶的地形差异
C.山麓和山顶的土壤差异D.山麓和山顶的热量和水分存在差异
7.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

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丁>丙>乙B.丁>甲>丙>乙C.乙>丁>甲>丙D.丁>乙>丙>甲
8.
读下面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9.
北京一旅游团从北京乘火车到甘肃旅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旅游团从北京至甘肃沿途中,发现自然植被景观由落叶阔叶林逐渐演变为草原、荒漠,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形成北京到甘肃植被景观变化的基本因素是(   )
A.海陆分布B.地形C.热量D.水分
10.
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海拔3500m处为林线(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B.常绿阔叶林带C.山地荒漠草原带D.亚高山草甸带
【小题2】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
A.随降水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B.与年均温的变化呈负相关
C.在a、b植被过渡带处较大D.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
【小题3】贡嘎山东坡( )
A.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B.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
C.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D.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
11.
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
A.非地带性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D.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13.
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位于(   )
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北半球低纬度地区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小题2】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   )
A.西风B.东南信风C.东北信风D.东南季风
14.
世界各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15.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
【小题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变化B.水分变化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16.
浙江省西天日山风量优美,每年4月份,某校学生都在此参加登山活动,其路线为:禅源寺一开山老殿,下图为西天目山南坡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禅源寺到开山老殿一路看到的景观变化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小题2】禅源寺年均温约为16.5℃,年降水量约 为1350mm,则甲地气候指标最可能是( )
A.年均温14℃,降水量1200mmB.年均温8℃,降水量1600mm
C.年均温14℃,降水量1500mmD.年均温12℃,降水量lOOOmm
17.
影响天山北坡雪线较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北坡(   )
A.植被少B.坡度小C.光照强D.降水多
18.
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据此回答题。

【小题1】⑥→⑤→④城市一月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
【小题2】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19.
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海拔D.地形
20.
下列陆地环境中,属于以热量为基础的全球尺度的分异是(   )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C.秦岭一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表现出从沿海往内陆方向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分异

3.选择题(共1题)

21.

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4.填空题(共2题)

22.
读“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左图)”,结合“自然景观(植被)分布规律模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成因是________,两地夏季气候的共同特点为________。   
(2)左图中③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④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由④→③→②→①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 分异规律。   
(3)右图中A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B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由A→C→B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 分异规律。
2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9﹕00,则A点的昼长大约为 。(2分)
⑵图中山脉位于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4分)
⑶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沿岸自然景观呈现   的地带性变化,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   ,其形态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4分)
⑷A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简述其成因。(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