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据图描述我国东部气温年较差的地区分布特点。
(2)简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原因。
(3)据图并结合所学,比较我国南北方降水特点的异同,并简析原因。
(1)“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这是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先生《新撰地文学》所述,他第一次提出中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简述秦岭-淮河在中国气候与农业方面的意义。
(2)关于我国南北方界线划分在秦岭的哪里,不同的地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看法一: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
看法二:在秦岭的主山脊线上
看法三: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处

结合表3和表4资料,你同意哪种看法?说明你的理由。
(3)我国许多省份也有类似秦岭-淮河的界线。从图甲中任选两个省级行政区,比较其界线两侧一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省级行政区1: 地理差异描述: ;省级行政区2: 地理差异描述: 。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后,经大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逐渐下降。
(1)上图所示地区种植的作物是 ,发展粮食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等。(2)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等。
(3)水土流失给浙江省造成的危害有 (选择填空)。
A.污染河流 | B.降低山区土壤肥力 |
C.诱发地震 | D.泥沙淤积河道和水库 |
“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
读下图“黄河金三角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山西省、________和________交界地区。
(2)该地区适合承接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选择填空)。
A.电力工业 | B.精密仪表工业 | C.机械制造业 | D.水产品加工业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_______,该工程的实施给调出区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等。
2.单选题- (共23题)

【小题1】图例甲、乙、丙、丁代表的四季分配类型依次是
①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②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③四季如春
④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①②④ | D.①③②④ |
A.甲类型—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 B.乙类型—纬度位置、洋流 |
C.丙类型—地形、地表反射率 | D.丁类型—纬度位置、地形 |

【小题1】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①线 | B.②线 | C.③线 | D.④线 |
A.①线以西河流补给多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
B.②线以西地区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 |
C.③线以东地区夏季只受东南季风影响 |
D.④线以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
A.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 | B.均受高温影响 |
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 | D.均受夏季风影响 |

A.①-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 B.②-多支流湖泊,河道平直 |
C.③-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 D.④-中下游多洪涝灾害,重在防洪 |

【小题1】关于两个水文站测得的流量数据,叙述正确的是
A.均存在夏汛 | B.年径流总量相似 |
C.甲河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 | D.乙河1-2月河流结冰 |
A.甲-东北地区 | B.甲-华北地区 | C.乙-西北地区 | D.乙-青藏地区 |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带,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藏区马匹肺活量大,耐力好,品质优良,而云南茶树品种丰富,所以藏区与云南形成了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
读下图“茶马古道”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云南茶树品种丰富的原因有
①纬度低
②地表起伏大
③土壤肥沃
④河湖众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 |
B.夏季风不稳定,旱涝频繁 |
C.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 |
D.冻土广布,影响路基 |
A.青稞、牦牛 | B.神山、圣湖 | C.布达拉宫 | D.藏传佛教 |

【小题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A.库布齐沙漠 | B.呼和浩特市 | C.土默川平原 | D.阴山山脉 |
A.地质条件稳定 | B.年降水量增多 | C.灌溉条件改善 | D.黄河水量减少 |
A.湿地破坏 | B.土壤盐渍化 | C.水土流失 | D.森林锐减 |
A.土壤 | B.海拔 | C.水源 | D.热量 |
下图为某年4月5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
A.甲地气压小于1045百帕 | B.乌鲁木齐风向为偏东风 |
C.北京风力大于西宁 | D.乙地盛行上升气流 |
A.乌鲁木齐 | B.北京 | C.西宁 | D.上海 |
A.寒潮 | B.伏旱 | C.台风 | D.夏季午后暴雨 |
某年7月,受蒙古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宁夏北部地区出现区域性暴雨。下图表示7月14日8时至15日8时各测站降水量的分布(单位:毫米)。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铜峡市当日降水量为
A.10~20毫米 | B.20~30毫米 |
C.30~40毫米 | D.40~50毫米 |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A.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形成凌汛 | B.地下水位升高,加剧土壤盐碱化 |
C.地表土壤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 | D.引发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截至2017年2月1日,“南水北调”进京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两年多来,北京按照“喝、存、补”的原则最大限度用好来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实施“南水北调”主要是因为
A.居民生活水平不同 | B.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 |
C.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 D.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 |
A.导致水质下降 | B.消除水污染 |
C.地下水位明显回升 | D.增加居民生活用水总量 |
A.提高生活用水水质 | B.加快“南水”入户 |
C.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 D.引导家庭节约用水 |

【小题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 B.气温低,蒸发微弱 |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 |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 D.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 |
2019年4月我校7名同学赴贵州省平塘县参加“全国天文知识竞赛”决赛。平塘县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又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6年在平塘县一个“大窝凼”中(平塘人对于类似农家大锅的洼地地貌的形象称呼)建成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可以接收宇宙更深处的电磁信号。距离FAST核心区20公里的克度镇被命名为“天文小镇”。仅2018年上半年,平塘县共接待游客513.63万人次。读下图(a)FAST景观图和(b)某同学手绘“大窝凼”形成过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不可能是
A.喀斯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 | B.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
C.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 | 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
A.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 | B.形成与流水侵蚀有关 |
C.地质构造与泰山相似 | D.主要由花岗岩所构成 |
①地势崎岖不平
②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③干旱气候多大风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
⑤土层较薄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A.地处低纬,海拔较高 | B.秦岭阻隔,长夏无冬 |
C.海拔较高,起伏较大 | D.年温差大,冬无严寒 |
①提升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
②向公众科普天文知识
③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④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A.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B.保护景区环境,不乱扔垃圾 |
C.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 | D.注意人身安全,预防泥石流 |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①古城气候总无常,②一日需携四季装。③山下百花山上雪,④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该诗句,解释正确的有①—青藏高原气温年变化、日变化均大
②—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白天对流旺盛,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
A.30°N-40°N 和 105°E-125°E 的地区 |
B.30°N-40°N 和 105°E-120°E 的地区 |
C.20°N-40°N 和 110°E-125°E 的地区 |
D.20°N-40°N 和 105°E-125°E 的地区 |
A.热量、交通 | B.土壤、矿产 | C.地形、矿产 | D.地形、交通 |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读下图“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优化首都功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西城区大量拆除古老院落 | B.东城区扩建物流仓储设施 |
C.海淀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D.密云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 |
① 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 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
③ 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 根治京津冀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风力减小 | B.河流水质变好 |
C.雾天增多 | D.气温日较差增大 |

【小题1】松嫩平原与图中其它地区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积温高
②降水量大
③地势低平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呼伦贝尔高原以增加收入为核心,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 |
B.大兴安岭以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林业产品 |
C.松嫩平原以建设商品粮基地为核心,加大湿地开发力度 |
D.东部低山丘陵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禁止一切开发和利用 |
随着罗布泊的干涸,历史上曾居住在罗布泊岸边以渔猎为生的罗布人,目前已迁移至新疆尉犁县的绿洲地区生活。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地形 | C.水源 | D.土壤 |
A.种植业 | B.林业 | C.畜牧业 | D.渔业 |
①河流下游断流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流水沉积作用加剧
④土地沙化范围扩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小题1】由图可知,广东省经济重心
A.始终自西向东移动 | B.南北方向移动比东西方向明显 |
C.移动范围遍及全省各地 | D.30年间移动范围小,相对稳定 |
①地形类型多样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对外开放的政策 ⑤地处侨乡 ⑥邻近港澳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④⑤⑥ | D.①④⑥ |
A.依靠港口优势在沿海发展重工业基地 | B.转移技术密集型企业到东、西部地区 |
C.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调整和升级 | D.在粤北山区重点发展种植业和采矿业 |
【小题1】上述工程,对北京社会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 B.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平衡 |
C.自然环境的差异大 | D.人口和城市分布不均匀 |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提高技术水平
③改善环境质量
④缓解供电紧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
A.防洪减灾 | B.美化城市环境 |
C.保障航运 | D.开发水力资源 |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稳定灌溉水源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涵养水源
②美化环境
③节约用地
④发展渔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小题1】图示两景观分布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气候 | D.海拔 |
A.三峡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
B.三峡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是土质疏松、风蚀严重 |
C.三峡工程的兴建可能降低库区的地下水位 |
D.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中下游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 B.游客消费能力弱 |
C.旅游环境承载力有限 | D.正处于旅游淡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