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作业6 地表形态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092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3

1.综合题(共2题)

1.
流经西藏的澜沧江有一处干热河谷,在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如下图)。每年的4-6月为晒盐旺季,7-9月为当地的雨季。当洪水期过后,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左图:澜沧江河畔盐田盐井位置及景观图

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
(1)分析每年4-6月份为晒盐旺季的原因。
(2)分析每年的7-9月份盐井围栏需关闭的自然原因。
(3)根据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解释卤水的形成过程。
2.
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
材料二
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3.
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宏观地形M是
A. 巨大裂谷 B. 低缓高原 C. 岛弧—海沟    D. 山脉—海沟
【小题2】一般认为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
A. 下地幔 B. 软流层 C. 海底岩层 D. 板块内部
4.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
【小题2】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江南地区
5.
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为
A.地表B.软流层
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6.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盆地的集水、集盐中心。1942年罗布泊面积为3600平方公里,1962年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消失。图甲为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现罗布泊湖盆内某地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乙景观水平层理构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堆积
【小题2】最后导致罗布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湖水外泄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C.盲目截水,河流断流D.围湖造田,引水灌溉
7.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 岩石硬度不同,风化差异显著,“腰身”耸立
【小题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 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8.
2014年2月13日印尼东爪哇省克卢德火山大规模喷发,火山喷发的声音传至200 km以外,火山灰一直升到28 km的高空,并飘至邻近的中爪哇省、西爪哇省和日惹特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爪哇岛位于
A.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南信风带B.东北信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D.西风带
【小题2】关于此次火山喷发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火山喷发百害而无一利
C.因位于赤道无风带,火山灰扩散速度很慢
D.火山喷发物质来自岩石圈
【小题3】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9.

   下图为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鱼化石”岩石的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形成“鱼化石”的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B.沉积作用C.侵蚀作用D.冷凝作用
10.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色”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的特征是
A.大小不一,多气孔B.大小均一,多层理
C.大小不一,分选差D.大小均一,分选好
【小题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
【小题3】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
11.
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B.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
C.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D.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
【小题2】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B.人为破坏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12.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下题。

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 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B 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C 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D 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
13.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里的河流“九曲回肠”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河流下蚀作用强B.受断层的制约
C.受溯源侵蚀作用明显D.侧蚀作用明显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河道曲折,这样做利于防洪
C.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凹岸一侧
D.从图中指向标及50m等高线凸出放向一般可推出河流总体自西向东流
14.
沥青湖又叫彼奇湖,位于特立尼达岛西南部。这个湖没有一滴水,有的全是沥青,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沥青产地。读“沥青湖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沥青湖位于图中的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小题2】图示区域除沥青外,还蕴藏着丰富的
A.煤炭资源B.地下水资源
C.油气资源D.有色金属资源
15.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浸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最可能是
A.河卵石  中粗砂   粉细砂
B.河卵石  粉细砂   中粗砂
C.粉细砂  河卵石   中粗砂
D.粉细砂  中粗砂   河卵石
【小题3】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B.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C.该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D.⑤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早
16.
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右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⑦-④-②-①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⑤D.②-④-⑤-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