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图“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位置示意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伦敦位于亚欧大陆_______侧,受盛行_______风和______(洋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与伦敦相比,北京的气候特点是______(不定项选择填空)。
(3)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1)英国伦敦位于亚欧大陆_______侧,受盛行_______风和______(洋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与伦敦相比,北京的气候特点是______(不定项选择填空)。
A.全年气温变化小 | B.夏季气温高 |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 D.冬季气候湿润 |
资料: 猕猴桃生长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温暖湿润地区,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不耐旱涝。猕猴桃的生长期为210~240天,其中发芽期气温需高于10℃,结果期气温需高于20℃。
(4)判断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中最适合种植猕猴桃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2.
读“我国某区域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丛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原因。
(2)图中甲地主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其意义在于 。
(3)图中乙地及周边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分析其原因并从开源方面提出解决的措施。

(1)说明图示区域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原因。
(2)图中甲地主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其意义在于 。
(3)图中乙地及周边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分析其原因并从开源方面提出解决的措施。
3.
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和某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岩石类型的名称并各举一例。
(2)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简述图中①~④地质作用的类型。
(3)据右侧某地貌景观图,分析该地理现象多发地区并简述成因。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岩石类型的名称并各举一例。
(2)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简述图中①~④地质作用的类型。
(3)据右侧某地貌景观图,分析该地理现象多发地区并简述成因。
2.单选题- (共10题)
4.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
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
5.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
【小题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 )
【小题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 B.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
C.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
A.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 D.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
A.海平面 | B.莫霍面 |
C.岩石圈底部 | D.软流层中部 |
6.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地区中,地质历史时期积累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
【小题3】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

【小题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
B.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
C.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 |
D.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
7.

【小题1】云贵准静止锋出现在冬季,下列关于乙图表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甲图中江淮准静止锋的描述错误的是( )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甲图为江淮准静止锋,乙图为云贵准静止锋。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云贵准静止锋出现在冬季,下列关于乙图表述正确的是( )
A.“天无三日晴”是昆明的真实写照 | B.云贵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关系密切 |
C.昆明和贵阳都是四季分明 |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
A.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夏季6~7月间 |
B.“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诗句中梅雨就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 |
C.当副高移动速度较快时,6~7月间江淮地区降水较少 |
D.当副高势力较弱时,会出现北涝南旱的现象 |
8.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小题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小题3】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小题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的冬季风 | D.我国的夏季风 |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9.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小题2】读图甲和图乙,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沿海各地没用此法获取淡水的最主要原因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 B.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径流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 |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 |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
A.成本高 | B.破坏环境 | C.效率低 | D.技术不成熟 |
1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对应的板块是( )
【小题2】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小题3】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小题1】图中①、②对应的板块是( )
A.①亚欧板块,②印度洋板块 | B.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 |
C.①印度洋板块,②非洲板块 | D.①印度洋板块,②太平洋板块 |
A.风力侵蚀作用 | B.流水堆积作用 |
C.流水侵蚀作用 | D.冰川侵蚀作用 |
A.板块碰撞 | B.风力作用 |
C.流水作用 | D.冰川作用 |
11.
读某地地质构造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岩层中,最晚形成的是( )
【小题2】在地表形成的①岩石具有的特征是( )

【小题1】下列岩层中,最晚形成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⑥ |
A.含有生物化石 |
B.具有较多的气孔 |
C.由方解石组成 |
D.由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集合而成 |
12.
下图为“某代表团的亚、欧、非考察路线和活动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沿途①和③、②和③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小题2】从③→④→⑤体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小题1】导致沿途①和③、②和③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④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13.
2017年8月11日,浙江省决定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左图为调整后的杭州政区图。临安西天目山风景优美,右图为西天目山南坡自然带分布图。每年4月份,某校高一年级都在此参加登山活动,其路线为:禅源寺—开山老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临安撤市改区带来的影响是( )
【小题2】从禅源寺到开山老殿一路看到的景观变化可能是
【小题3】图中禅源寺年均温约为16.5℃,年降水量约为1350mm,则甲地气候指标最可能是(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临安撤市改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提升杭州城市等级 | B.扩大临安服务范围 |
C.缓解临安空间不足 | D.推动临安地价上涨 |
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 B.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 D.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A.年均温14℃,降水量1200mm | B.年均温8℃,降水量1600mm |
C.年均温14℃,降水量1500mm | D.年均温12℃,降水量1000mm |
3.选择题- (共4题)
4.填空题- (共1题)
18.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度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小题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小题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小题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小题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

【小题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小题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小题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小题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