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 )。
(2)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至少列举2个实例。
材料一: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 )。
A.银川 | B.重庆 | C.拉萨 | D.兰州 |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至少列举2个实例。
2.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名称:A , F 。
(2)请用
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3)简述岩石圈发生的地震,地震波在向地核传播过程中,波速的变化特征。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名称:A , F 。
(2)请用

(3)简述岩石圈发生的地震,地震波在向地核传播过程中,波速的变化特征。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
(2)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用以上原理进行解释。
(3)在图中绘制出此时气流的运动方向。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
A.热力环流 | B.温室效应 | C.热岛效应 | D.大气受热过程 |
(3)在图中绘制出此时气流的运动方向。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 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1)写出环节①、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材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 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项目 | 年平均降水量 |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 转化为地表 径流的降水量 | 转化为地下 径流的降水量 | 年平均蒸发量 |
城市中心区 | 675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00 | 255 | 95 | 160 | 345 |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写出环节①、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5.
2017年8月28日,遥感卫星17号从酒泉发射升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所示能正确反映遥感卫星17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小题2】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下所示能正确反映遥感卫星17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A.![]() | B.![]() |
C.![]() | D.![]() |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
C.Ⅲ层的大气密度比Ⅰ层小 |
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 |
7.

【小题1】索普坦火山物质来自
【小题2】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蔓延,其迁移的顺序是
中新网2018年12月17日电,印度尼西亚当局表示,苏拉威西岛北部的索普坦火山16日早上两度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7 500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索普坦火山物质来自
A.地壳 | B.上地幔 |
C.下地幔 | D.地核 |
A.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 B.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
C.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8.
【小题1】自太空坠落到地球上的“火流星”一般多属于
【小题2】在下列天体中,“火流星”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2019年10月11日凌晨,吉林多地网友目击到“天空中出现一道光芒”, 后经证实,这是一枚自太空坠落的“火流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自太空坠落到地球上的“火流星”一般多属于
A.巨行星 | B.恒星 | C.星云 | D.小行星 |
A.金星 | B.月球 | C.火星 | D.土星 |
10.

【小题1】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小题2】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小题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雾霾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2018年进入冬季后,我国多地处于雾霾笼罩之下。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
B.昼夜温差变大 |
C.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

【小题1】图中所示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小题2】“蓝月亮”上可能孕育生命的条件是
下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 B.两级 |
C.三级 | D.四级 |
A.有大量的固态水 | B.与太阳距离适中 |
C.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 D.所绕转的行星为其提供充足的热量 |
12.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读我国某城市热岛强度日平均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出现在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该市热岛效应的是
①建筑物淡色化 ②实行机动车限行
③增加楼房高度 ④适当增加水体面积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出现在
A.夏季的白昼 | B.夏季的夜晚 |
C.冬季的白昼 | D.冬季的夜晚 |
①建筑物淡色化 ②实行机动车限行
③增加楼房高度 ④适当增加水体面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3.

【小题1】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小题2】下列活动不会受到此次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20时,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宇宙空间。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太阳内部 | B.光球层 |
C.色球层 | D.日冕层 |
A.在进行原油输送工作的输油管道 |
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
14.
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大约上升到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
【小题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大气层是

【小题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
A.一直递减 | B.一直递增 |
C.递增→递减 | D.递减→递增 |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高层大气 | D.电离层 |
15.
下图是该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小题2】不考虑地面状况,图中风速最大的是

【小题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南风 | D.东北风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7.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示意图中③①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小题2】关于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该示意图中③①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 |
B.陆地内循环 |
C.海陆间循环 |
D.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循环 |
A.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C.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
18.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种类越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生物中,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小题2】两栖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小题1】下列生物中,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爬行类 | B.鸟类 | C.两栖类 | D.鱼类 |
A.古生代 | B.中生代 | C.新生代 | D.前寒武纪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