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077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里茶路”起点为福建武夷山,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下图示意“万里茶路”上某国自然带分布状况。古代,在该国运输茶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骆驼躯体高大,极能忍饥耐渴),途中需通过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

(1)结合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该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2)说明骆驼是该国古代运输茶叶主要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推测驼队通过该国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 767.2米,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气温直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

(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简要分析该时段与太白山北坡1月份气温均小的原因。

2.单选题(共5题)

3.
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左图),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
A.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
B.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
C.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
D.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趋势
【小题2】辽东湾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流影响B.纬度位置高
C.径流汇入少D.海域面积广
4.

   索科特拉岛在过去的600或700万年间,一直被非洲大陆孤立在外。岛上生活着700多种极其罕见的动植物,其中右图植物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株高2米,茎直立,肉质,较粗,表皮光滑褐绿色,茎基部膨大呈近球形,表皮灰色。叶互生,着生于分枝顶端,叶柄短,革质。下左图为索科特拉岛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植物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据右图推断,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B.旱雨季分明
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小题2】该岛稀有生物品种多的地理条件是(  )
A.纬度低地形复杂B.构造运动强烈
C.与大陆隔绝时间长D.气候复杂多样
5.
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读北半球中纬度干早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
A.海拔1 100 m以下,积雪覆盖面积下降
B.海拔1 100~5 300 m,积雪覆盖面积增加
C.海拔5 300 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下降
D.海拔1 100 m以下,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
【小题2】影响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 800 m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的主要原因是(  )
A.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下降
B.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积雪的升华量减小
C.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部分积雪被强风搬走
D.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6.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如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小题2】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频率较高B.海水污染严重
C.有机质含量少D.盐碱化程度高
【小题3】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7.
结合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小题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