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2气压带和风带 练习2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050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4

1.综合题(共1题)

1.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的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处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单选题(共12题)

2.
读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小题2】(小题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3.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小题2】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3】上图中四种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月,图中①地盛行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小题2】关于②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B.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小题3】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①地高温多雨B.②地寒冷干燥C.③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
5.
下图的四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B.C.D.
6.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上述“某月”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小题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
7.
2009年10月31日,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完成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口的补给后,踏上穿越西风带的征程。位于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终年盛行6~7级的大风和4~5米高的涌浪,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中西风带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B.西南风
C.西风D.东风
【小题2】科考队进入西风带时(  )。
A.北半球昼长夜短B.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C.气压带、风带正向南移动D.济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8.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小题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A.B.
C.D.
9.
在下列四幅图中,画法正确的三圈环流模式是(  )
A.B.C.D.
10.
下列各图中,表示开普敦气候类型的是(  )
A.B.C.D.
11.
读下列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关于A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B.为热带草原气候
C.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D.此气候类型各大洲均有分布
【小题3】【小题4】关于B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是其最典型的分布区B.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欧洲西部最典型,终年受西风的影响
12.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干燥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小题2】①和②之间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13.
以下各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  )。
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

3.选择题(共3题)

14.

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寒食节”下定义。(不超过50字)

①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日。②寒食节的时间是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③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生火煮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④《邺中记·附录》中有关于人们过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醴酪等冷食的记载。⑤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就是寒食节的风景。⑥寒食节虽不像端午节那样有名,但我国北方仍有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场面。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枪口上的小花

周海亮

    他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他喜欢这样。

    他喜欢将一朵淡蓝色的小花,插进他的枪口。

    他们一直驻扎在战壕。真正的驻扎,整整半年,吃在那里,睡在那里,警戒在那里,思乡在那里。战壕又深又宽,兵们横七竖八地睡着,如同古墓里复活的全副武装的干尸。战壕前方,空旷的原野一览无余。草绿得失真,花开得灿烂,土拔鼠从洞穴里探出憨厚的脑袋,野兔红色或者灰色的眼睛机警地闪动。一切那般宁静美好,看不出任何战争的迹象。可是他们不敢离开战壕半步,长官说,对方的狙击手藏在岩石的缝隙里,藏在土拔鼠的洞穴里,藏在草尖上,藏在花粉间,藏在尘埃中,藏在阳光里。狙击手无处不在,他们是死神的使者。

    他不相信。他不敢不相信。每一天他们都高度紧张,然而战争迟迟不肯打响。

    战壕的边缘,开满蓝色的小花。花五瓣,半透明,花瓣淡蓝,花蕊淡黄,花蒂淡绿。小花晶莹剔透,如同巧匠精雕细琢而成。他探出脑袋,向小花吹一口气,花儿轻轻摇摆,淡黄色的花粉飘飘洒洒。蜜蜂飞过来了,嗡嗡叫着,捋动着细小的长满绒毛的腿。他笑了。他不知道小花的名字。他想起故乡。

    故乡开满这种不知名的小花。初夏时,整个草原和整个河畔,全都是蓝的。有时候,他和她手拉手在花间奔跑,笑着,闹着,一起跌倒在地,让淡蓝的影子轻洒全身。还有时候,黄昏,他坐在木屋前,看她款款走来。她的头发高高挽起,两手在阳光下闪出微蓝的光芒。她提着长裙,赤着脚,脖子优雅地探着,长裙上落满淡蓝色的小花。她朝他走来,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天空掠过浮云,炊烟升起,一头牛在远方唱起低沉并且深情的曲子。

    一切那般美好,看不到任何战事的迹象。可是战事还是按时到来,他应征入伍。他迷恋草原,迷恋木屋和那些淡蓝的花儿,迷恋她美丽的下巴和半透明的淡蓝的手。可是他必须入伍,从一个草原抵达另一个草原。潮湿的战壕里,他盯住那些小花,如同盯住她湿润的眼睛。

    他将小花小心地摘下,小心地插进枪口。小花在枪口上盛开,蜜蜂嗡嗡飞来,绕着花儿盘旋。他笑。他冲小花吹一口气,小花轻轻抖动。淡黄色的花粉,纷纷扬扬。

    长官不喜欢他这样做。长官说枪不是花瓶,枪的唯一作用,是杀人。他知道。可是他喜欢那些小花,更喜欢小花将枪口装扮,将战壕装扮。他从战壕里探出脑袋,他看到海洋般的小花终将草原覆盖。没有狙击手。他看不到。

    长官说,再这样做的话,把你送回家。

    家乡有和蔼的奶牛,笔直的炊烟,淡蓝色的小花和小花般芬芳的她。他想回家。可是,他不能回家。

    每一天,趁长官不注意,他仍然将小花插进枪口。夜里他抱着开花的步枪睡觉,梦里花儿开满全身。他幸福得不想醒来。

    他必须醒来。他们终于发现了敌人。十几个人趁着夜色,爬行在淡蓝色的花丛之间。他们拖着长长的步枪,头盔涂抹成花朵的蓝色,眼神充满恐惧和令人恐惧的杀气。长官冲他摆摆手,他起身。长官再冲他摆摆手,他将枪口捅进射击孔。长官又冲他摆摆手,他的枪口,便瞄准了离他最近的头盔。这动作他和长官演练过很多次,只要他扣动扳机,对方的头盔就会多出一个圆圆的小洞。死去之前对方甚至连轻哼一声的机会都没有。他百发百中。

    他在等待最后的命令。

    他看到枪口的小花。

    他愣了一下。

    刚才他将小花忘记。因为紧张,因为恐惧,更因为兴奋。他该将小花摘下,轻轻插进口袋,然后,端起枪,向敌人瞄准。那么美丽的小花,半透明,花瓣淡蓝,花蕊淡黄,花蒂淡绿;那么美丽的小花,如同娇嫩的姑娘。小花将会被射出枪膛的子弹击得粉碎或者烧成灰烬,这太过残忍。

    他的嘴角轻轻抽动。

    长官的手向下劈去。他扣动了扳机。可是他迟疑了一下。或许一秒钟,或许半秒钟,或许四分之一秒钟、八分之一秒钟……他迟疑,然后,扣动扳机。可是晚了。他听到一声极轻的闷响,他的眉心,多出一个散着淡蓝色青烟的小洞。

    他念一声,小花。那是故乡的名字,也是姑娘的名字。

(选自《山东青年》2015年12月)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枪口上的小花

周海亮

    他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他喜欢这样。

    他喜欢将一朵淡蓝色的小花,插进他的枪口。

    他们一直驻扎在战壕。真正的驻扎,整整半年,吃在那里,睡在那里,警戒在那里,思乡在那里。战壕又深又宽,兵们横七竖八地睡着,如同古墓里复活的全副武装的干尸。战壕前方,空旷的原野一览无余。草绿得失真,花开得灿烂,土拔鼠从洞穴里探出憨厚的脑袋,野兔红色或者灰色的眼睛机警地闪动。一切那般宁静美好,看不出任何战争的迹象。可是他们不敢离开战壕半步,长官说,对方的狙击手藏在岩石的缝隙里,藏在土拔鼠的洞穴里,藏在草尖上,藏在花粉间,藏在尘埃中,藏在阳光里。狙击手无处不在,他们是死神的使者。

    他不相信。他不敢不相信。每一天他们都高度紧张,然而战争迟迟不肯打响。

    战壕的边缘,开满蓝色的小花。花五瓣,半透明,花瓣淡蓝,花蕊淡黄,花蒂淡绿。小花晶莹剔透,如同巧匠精雕细琢而成。他探出脑袋,向小花吹一口气,花儿轻轻摇摆,淡黄色的花粉飘飘洒洒。蜜蜂飞过来了,嗡嗡叫着,捋动着细小的长满绒毛的腿。他笑了。他不知道小花的名字。他想起故乡。

    故乡开满这种不知名的小花。初夏时,整个草原和整个河畔,全都是蓝的。有时候,他和她手拉手在花间奔跑,笑着,闹着,一起跌倒在地,让淡蓝的影子轻洒全身。还有时候,黄昏,他坐在木屋前,看她款款走来。她的头发高高挽起,两手在阳光下闪出微蓝的光芒。她提着长裙,赤着脚,脖子优雅地探着,长裙上落满淡蓝色的小花。她朝他走来,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天空掠过浮云,炊烟升起,一头牛在远方唱起低沉并且深情的曲子。

    一切那般美好,看不到任何战事的迹象。可是战事还是按时到来,他应征入伍。他迷恋草原,迷恋木屋和那些淡蓝的花儿,迷恋她美丽的下巴和半透明的淡蓝的手。可是他必须入伍,从一个草原抵达另一个草原。潮湿的战壕里,他盯住那些小花,如同盯住她湿润的眼睛。

    他将小花小心地摘下,小心地插进枪口。小花在枪口上盛开,蜜蜂嗡嗡飞来,绕着花儿盘旋。他笑。他冲小花吹一口气,小花轻轻抖动。淡黄色的花粉,纷纷扬扬。

    长官不喜欢他这样做。长官说枪不是花瓶,枪的唯一作用,是杀人。他知道。可是他喜欢那些小花,更喜欢小花将枪口装扮,将战壕装扮。他从战壕里探出脑袋,他看到海洋般的小花终将草原覆盖。没有狙击手。他看不到。

    长官说,再这样做的话,把你送回家。

    家乡有和蔼的奶牛,笔直的炊烟,淡蓝色的小花和小花般芬芳的她。他想回家。可是,他不能回家。

    每一天,趁长官不注意,他仍然将小花插进枪口。夜里他抱着开花的步枪睡觉,梦里花儿开满全身。他幸福得不想醒来。

    他必须醒来。他们终于发现了敌人。十几个人趁着夜色,爬行在淡蓝色的花丛之间。他们拖着长长的步枪,头盔涂抹成花朵的蓝色,眼神充满恐惧和令人恐惧的杀气。长官冲他摆摆手,他起身。长官再冲他摆摆手,他将枪口捅进射击孔。长官又冲他摆摆手,他的枪口,便瞄准了离他最近的头盔。这动作他和长官演练过很多次,只要他扣动扳机,对方的头盔就会多出一个圆圆的小洞。死去之前对方甚至连轻哼一声的机会都没有。他百发百中。

    他在等待最后的命令。

    他看到枪口的小花。

    他愣了一下。

    刚才他将小花忘记。因为紧张,因为恐惧,更因为兴奋。他该将小花摘下,轻轻插进口袋,然后,端起枪,向敌人瞄准。那么美丽的小花,半透明,花瓣淡蓝,花蕊淡黄,花蒂淡绿;那么美丽的小花,如同娇嫩的姑娘。小花将会被射出枪膛的子弹击得粉碎或者烧成灰烬,这太过残忍。

    他的嘴角轻轻抽动。

    长官的手向下劈去。他扣动了扳机。可是他迟疑了一下。或许一秒钟,或许半秒钟,或许四分之一秒钟、八分之一秒钟……他迟疑,然后,扣动扳机。可是晚了。他听到一声极轻的闷响,他的眉心,多出一个散着淡蓝色青烟的小洞。

    他念一声,小花。那是故乡的名字,也是姑娘的名字。

(选自《山东青年》2015年12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