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习题:1.4地球的圈层结构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028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1

1.综合题(共1题)

1.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当A处发生地震时。B、C、D、F四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地测得地震震级为8.1级,F地测得地震震级为______级。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试分析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
(3)地震波在经过甲以下时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所在的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为岩浆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3.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但不规则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4.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小题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熔融状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5.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小题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
6.
读“一个震源的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O处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传播方向有(  )
A.沿地表传播与向下传播
B.沿地表传播与向上传播
C.只有向下传播
D.只有沿地表传播
【小题2】上图是地震波向下传播的示意图。P波与S波都能够到达的是(  )
A.甲与乙B.乙与丙C.丙与丁D.甲与丁
7.
读某地秀丽的瀑布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B.3C.4D.5
【小题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
【小题3】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8.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02月06日03时57分在台湾高雄(北纬22.94°,东经120.54°)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震发生时,高雄市的居民会感到:
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上下颠簸
【小题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
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
【小题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
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②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小题2】①②③④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是(  )
A.④
B.②
C.①
D.③
【小题3】各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

3.填空题(共1题)

10.
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厚,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薄。
(3)④是________界面,大约在地下平均________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4)③是________,其物质状态是________态;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