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下,应出现于下图中的 时段。

(2)由材料一可知: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了。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力的方向,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下,应出现于下图中的 时段。

(2)由材料一可知: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了。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力的方向,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2.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就多年平均而言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1)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就多年平均而言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6题)
3.
【小题1】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 )
【小题2】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4.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
5.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
【小题2】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 )

【小题1】图中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
A.1004或1006 | B.1006或1008 |
C.1008或1010 | D.1004或1008 |
A.台湾岛风速变大 |
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
C.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 |
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
6.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
【小题2】图示时刻,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
A.a<b<c | B.f>g |
C.e<d | D.d<e |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
A.纬度因素 | B.海陆位置 |
C.地形(盆地) | D.人类活动 |
8.
【小题1】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下图是某地区某年1月8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地势高低 | B.海陆性质 |
C.纬度位置 | D.大气环流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