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图。

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 787 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2.单选题- (共5题)
3.
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小题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

【小题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 B.气温较低,冰雪不能融化 |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
4.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2】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 )
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79 13 | B.79 8 |
C.21 13 | D.21 8 |
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5.
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小题2】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小题1】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A.南方 | B.北方 | C.东方 | D.西方 |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6.
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
【小题2】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 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
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小题3】图示河流的一大水文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6~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在次年1月份才到下游。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 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 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小题1】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 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
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 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 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