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宇宙中的地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923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附近,该发射场基本满足中外各种轨道卫星发射的要求,也为中国运载火箭更多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促进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良性循环。同时,海南航天发射场对于优化和完善中国航天发射场布局、推动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并对带动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繁荣区域产业具有积极作用。

(1)简要描述西昌所在省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明我国在海南建发射场的有何区位优势及重大意义?
(3)与其他航天中心相比,海南航天发射中心的不足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嫦娥二号”探测卫星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建成并投入使用。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东经113°03′、北纬19°20′至北纬20°10′之间,东、南、北三面临海。下图为我国西昌和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图。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图中的天体进行分类。
(2)材料一所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的天体类型是________。
(3)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
(4)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
3.
读2014年10月8日月全食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注:①表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②表中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为月全食的五个阶段;
③方位角自正北向东起量,正北为0°,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
④数据来源于紫金山天文台
(1)为什么月全食总是出现在满月,但未必每个满月都出现月全食?
(2)据表中数据分析,想要在哈尔滨市区观看本次月全食的全过程,在地点的选择上要特别关注哪些方面?为什么?
(3)读表概括我国各地所处地理位置与观看本次月全食的时间长短的关系。
4.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单选题(共20题)

5.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于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A.一级B.两级
C.三级D.四级
【小题2】“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银河系B.河外星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6.

   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下图为“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如果图示潮汐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
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
【小题2】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B.产生A,C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
C.产生A,C现象时,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
7.

   2013年9月13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航空航天局在1977年发射的 “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
A.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后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相遇
B.沿途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
C.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
D.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小题2】在你考试时,描述“旅行者”1号所处位置时,最合适的应该是在(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小题3】“旅行者”1号若在今后的飞行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8.
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B.小行星带位于 M 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此刻地球上一定会出现日食现象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小题2】有人想了解 M 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关于 M 星球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
①M 星球上是否有地震活动
②M 星球上是否有水
③M 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M 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
⑤M 星球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和甲烷
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④⑤
9.

   2016年5月24日,日本在种子岛宇宙航天基地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2号卫星,运行周期是14天。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卫星无法完成的任务是(  )
A.观测洪涝受灾范围
B.对陆地表面进行研究,进而调查环境灾害诱因
C.监测太阳活动,预测太阳风暴的发生
D.可以收集地壳变形的数据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不属于日本选择种子岛建设宇宙航天基地原因的是(  )
A.地处热带,多晴朗天气
B.纬度较低,节省燃料,提高载重
C.远离大城市,人烟稀少
D.海洋运输便利
10.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要亮1 000倍的恒星“R136al”,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小题1】恒星“R136al”最不可能属于(  )
A.总星系B.银河系
C.河外星系D.太阳系
【小题2】假设用恒星“R136al”替代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
②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③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2014年6月25日,在日出前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相伴,即“金星合月”现象。读太阳系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A.aB.bC.cD.d
【小题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和体积小B.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D.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12.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在下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13.
海南航天发射场位于北纬19度,是中国在低纬度滨海地区建设的首个航天发射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与酒泉、太原、西昌航天发射场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
①拥有位处沿海的地理优势,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航天发射环境 ②有利于提高商业竞争力 
③纬度更低,节省燃料 ④拥有射向范围更广的优势
A.①②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2】我国的四大航天发射场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酒泉、太原、西昌、文昌B.太原、酒泉、西昌、文昌
C.酒泉、太原、文昌、西昌D.太原、酒泉、文昌、西昌
14.
2015年7月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左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右图为冥王星首张高清照片。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据材料可知(  )
A.“新视野号”已飞离太阳系
B.“新视野号”已到达河外星系
C.左图中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D.左图中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小题2】冥王星不存在生命的条件最可能是 (  )
A.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B.强烈的太阳辐射
C.缺少卫星环绕
D.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15.
欧洲航天局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转中心2014年11月12日确认,欧航局彗星着陆器“菲莱”已成功登陆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简称“67P彗星”, 现距离地球约5亿公里。彗星的运行轨道位于 (  )
A.河外星系内B.太阳系与河外星系之间
C.太阳系内D.星公转轨道内
1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向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读下图完成下面三题。

【小题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
A.AB.BC.CD.D
【小题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迄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小题3】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17.
如图1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A.表面均温更高B.属于远日行星
C.昼夜温差更大D.大气层厚度更大
【小题2】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①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
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
C.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
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
【小题2】判断文昌发射卫星时,应朝向(  )
A.偏东B.偏西C.偏南D.偏北
19.
据报道,2012年1月29日前后,一颗如同公共汽车般大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的距离只有6万千米(约为地球与月球距离的1/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是(  )
A.太阳活动稳定且对地球没有影响
B.地球本身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C.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形式存在
20.
2014年5月24日,日本在鹿儿岛县种子岛航天发射场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2(ALOS-2)号卫星,该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4天。下列有关该颗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运行的主要能量是风能
B.可对全球性的自然灾害进行调查,尤其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其绕地运行速度比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大
D.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同级别
21.
读下图,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的是(  )
A.地月系B.总星系
C.银河系D.太阳系
【小题2】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
【小题3】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
火星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其中“火星一号”的火星探索移民计划,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在全球招募志愿者,经过层层筛选最终24人将接受严格培训,从2024年开始将他们陆续送往火星。该项目为“单程之旅”,一旦出发就不再回地球。分析表格资料,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小题2】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差异最大的是(  )
A.昼夜更替周期B.四季变化现象
C.表面温度D.极昼极夜现象
【小题3】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3.

   2014年10月8日上海可见月全食,17时14分初亏,20时35分复圆。

【小题1】月全食发生时的农历日期是(  )
A.九月初一B.九月十五
C.十月初一D.十月十五
【小题2】月全食复圆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
A.东方地平线附近B.东南方
C.正南方D.西南方
【小题3】月全食当天,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有潮汐现象的河流水位涨落较大
B.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C.受月全食影响,太阳活动达到最小值
D.月球运行于日地之间,三者成一直线
24.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3.选择题(共3题)

25.在测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3V,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10Ω.

序号

U/V

I/A

1

1

0.14

2

0.2

3

2.5

0.24

26.在测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3V,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10Ω.

序号

U/V

I/A

1

1

0.14

2

0.2

3

2.5

0.24

27.利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接通电源,两容器内的空气被加热后膨胀,使U形管的液面发生变化,通过观察U形管的液面变化情况,比较瓶内电阻丝的发热多少。

4.填空题(共2题)

28.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什么。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什么。
29.
北京时间2011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小题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小题3】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
①足够大的体积和质量
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
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
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