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第1节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921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9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__。

(4)如果D处为石灰岩,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__地貌。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下图是地貌形成与地质作用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变质作用 ②侵蚀作用 ③内力作用 ④外力作用 ⑤固结成岩作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据研究,上海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川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
(4)地球地貌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有时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有时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试解释青藏高原不断升高、大兴安岭起伏和缓的原因。
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3.
下图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  )
A.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以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C.内外力共同作用D.后期以内力作用为主
【小题2】④中,钟乳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化作用D.流水沉积
4.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a表示风力侵蚀 ②.b表示风力搬运 ③.c表示流水溶蚀 ④.d表示流水搬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6.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①“U”型冰川谷 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 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各序号,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①⑥B.②③C.①②D.④⑤
【小题2】本图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表述尚不够完整,以下有关完善本示意图的方案中,你认为最为合理的是
A.补充从“沉积岩”变质岩”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①
B.补充从“岩浆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②
C.补充从“沉积物岩浆”到“变质岩”的箭头,标注⑥
D.补充从变质岩”沉积岩”到岩浆岩”的箭头,标注⑤
8.
“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  )
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D.侵蚀作用
9.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小题2】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A.B.
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