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A地区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形成主要原因。
(3)简析B城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B处有一特大城市。近些年来,这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由粗放的畜牧业转为混合农业。
(1)描述图中25°S以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2)A地区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形成主要原因。
(3)简析B城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2.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涌互补关系,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小题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 B.湖泊与河流相通 |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 | D.湖泊地势高于河流 |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 B.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
C.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 D.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 |
3.
【小题2】图中垂直高差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下图为同一地图中得到的不同要素栅格地理数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GPRS | B.RS | C.GPS | D.GIS |
4.
【小题2】若丁地经度为90°W,当丁地昼长为A时,该地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昼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A.甲、乙、丙、丁 | B.丁、乙、甲、丙 |
C.乙、甲、丁、丙 | D.丙、丁、甲、乙 |
A.23∶30 | B.24 |
C.14∶30 | D.12 |
5.
【小题2】关于A河与B河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该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植被( )
栓皮栎的树皮在树干水分较少时采剥, 风干后作为制造软木塞的材料。下图是某国示意图,栓皮栎主要生长在该国的南部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A河汛期出现在夏季,B河汛期出现在冬季 |
B.两河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
C.两河径流量的变化都较小 |
D.A河径流量的变化比B河小 |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C.具有耐旱的特征 | D.具有耐寒的特征 |
6.

【小题1】右图中表示飞来峰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小题2】飞来峰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推覆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
读某推覆构造示意图(左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右图中表示飞来峰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A.f→甲 | B.a→丙 | C.d→丁 | D.e—戊 |
A.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
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
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
D.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 |
7.
【小题2】下列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左图为某地区的水平地质剖面图。某日发生地震(丙地的地表为震中),根据甲、乙两地测站的地震波记录,绘出了地震横波与纵波的走时曲线图(右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丁 乙 戊 | B.戊 丁 乙 | C.戊 乙 丁 | D.乙 戊 丁 |
A.横坐标向右增大,则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 |
B.①表示甲地的观测站,②表示乙地的观测站 |
C.a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图,b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图 |
D.越接近震中的观测站,其纵波与横波抵达时间差距越小 |
8.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属于太平洋板块的是()
【小题2】图中h处有一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的岛屿,位于极圈附近,该岛()

【小题1】图中属于太平洋板块的是()
A.m | B.n | C.e | D.f |
A.地处高纬度,不受暖流影响 | B.板块挤压形成,多火山 |
C.冬季处于高压中心,吹东风 | D.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 |
9.
【小题2】据材料可知( )
非农化率是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当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比值(简称NU值)趋近于1.20标准值时,区域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2年以来我国NU值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A.1992 | B.1995 | C.2003 | D.2010 |
A.1992-2010年期间NU值逐年下降 | B.1992-1995年非农化率增速减缓 |
C.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 D.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
10.
下图中a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
【小题2】b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3】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 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
B.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
A.气候 | B.地形 |
C.水源 | D.土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