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多年平均总云量(总云量可以视为是观测时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百分比,单位:﹪)分布图,图中N河是雅鲁藏布江右岸最大的支流,河谷地区海拔3800—5000m,流域内昼夜温差大。夏季白天谷内气温可高达29℃,晚上多夜雨,夜雨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平均气温 (℃) | -4.6 | -1.9 | 2.0 | 5.3 | 9.1 | 12.7 | 12.5 | 11.5 | 9.9 | 6.2 | 0.6 | -3.8 |
降水量 (mm) | 0.2 | 0.4 | 1.4 | 4.7 | 47 | 65.7 | 100.2 | 110.9 | 50.4 | 3.8 | 1.1 | 0.4 |
(1)指出雅鲁藏布江流域云量的时空变化特点。
(2)分析N河河谷夏季白天气温较高的原因
(3)简析N河谷夏季夜雨特别多的原因
滦河是华北重要的河流,张百湾至滦县之间的中游河段有较多黄土分布,近年来多不合理的垦殖。

(1)试从径流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滦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滦河流域易发生洪涝的季节及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试从“节流”角度简述缓解该问题的主要措施。
2.单选题- (共13题)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
【小题1】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A.冬季晚上 | B.夏季晚上 | C.冬季白天 | D.夏季白天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A.气温日较差变大 | B.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
C.气温年较差变大 |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 |

【小题1】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
A.风力作用,春季 | B.流水作用,夏季 |
C.海浪作用,秋季 | D.冰川作用,冬季 |
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 B.入湖水量逐渐增加 |
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 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

【小题1】若②③洋流流向刚好相反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印度半岛为炎热干燥的季节 |
B.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
C.①洋流所在海区垂直方向上的上升流较强盛 |
D.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为盛行西风 |
①7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②7月份该海域中有寒流经过,降温促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③7月份该海域中有暖流经过,故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④7月份该地有向岸风,垂直方向上升流较强盛,故水平方向有寒流经过;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②④ |
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4月5日下午,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下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
据此完成下列题。
【小题1】带来这场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A.![]() | B.![]() |
C.![]() | D.![]() |
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
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
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 | 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
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这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
C.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
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B-C |
A.分布在①,离水源较近 | B.分布在阶地②,植被丰富 |
C.分布在阶地③,土壤肥沃 | D.分布在阶地④,地势较高 |

【小题1】对于该区域地理事象的判读,认识正确的是
A.在活动期间搭帐篷宿营最合适的是③地 |
B.河道弯曲,河流湍急 |
C.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120米 |
D.山体险峻,坡陡谷深 |
A.穿行在漫山遍野的茶树间 | B.狂风暴雨席卷当地 |
C.河岸不时崩塌,河水中夹杂大量泥沙 | D.大片的竹林中隐藏着农家 |

【小题1】永暑礁机场建设者在一年中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A.太阳直射的时间超过半年 | B.一年中有三个月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昼长夜短 | D.太阳辐射强烈,天气多变,多雷暴 |
时间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面积(m2) | 5 | 4.99 | 4.98 | 4.97 | 4.98 |
【小题1】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A.![]() | B.![]() | C.![]() | D.![]() |
A.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 B.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
C.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 | D.天山雪线位置达一年中最高 |

【小题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 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

【小题1】图中冰川南北端的直线距离最接近
A.2km | B.6km | C.10km | D.无法计算 |
A.西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
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缘,湖泊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下图),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图示意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据此推断Ⅰ、Ⅱ、Ⅲ阶段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 B.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 |
C.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 D.东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
A.地下水补给量大 |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大 |
C.大气降水量大 | D.气温低,蒸发量小 |
①湖盆底部西高东低,东湖接受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大于西湖
②东湖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湖水补给量大
③该地盛行西北风,沙山阻挡,导致风力东湖较西湖弱,水分蒸发弱
④西湖沿岸地区人类活动频繁,用水量大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