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900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综合题(共2题)

1.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其“牵一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2.
读世界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说出B处自然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
(2)D、E两处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影响两处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3)在图中用斜线标出与C处植被类型相同的区域。

2.单选题(共4题)

3.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相类似的是( )
A.长江三峡B.桂林山水C.黄山怪石D.天涯海角
【小题2】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貌形成的条件是( )
A.岩石具有可溶性B.地面平坦C.气候干燥D.植被稀少
4.
下图为2017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绿化带内栽种了常绿灌木,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灌木浇透水,并用无纺布从外围围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绿化带入冬前要浇透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夜晚温度,防止灌木冻害B.降低夜晚温度,消减越冬害虫
C.降低白昼温度,减缓灌木生长D.降低白昼温度,消除内部杂草
【小题2】照片中的常绿灌木作为绿化树种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栽种,但在青藏高原却很少露天栽种,制约其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
【小题3】城市中的这种绿化带往往修剪整齐,其原因是( )
A.发挥最高生态效益B.防止长势过快、耗肥严重
C.行政管理过于严格D.使城市景观更美观、整洁
5.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
C.常绿硬叶林D.常绿阔叶林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地形B.水分C.土壤D.热量
6.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温带所提示的地理现象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盐碱化B.改变下垫面状况,导致气候变化
C.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人工降雨D.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全球水平衡
【小题2】此图体现的地理环境属性,与下列地理现象反应的地理环境属性相符的是( )
A.十里不同天B.牵一发而动全身
C.秋分种麦正当时D.一山有四季

3.选择题(共1题)

7.

根据资料报道,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锈蚀进行了如下探究.如图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①

 1g铁粉、0.2g碳和十滴水

 100

 72

 约120

 ②

 1g铁粉、0.2g碳、十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2

 约70

 ③


{#blank#}1{#/blank#} 

/

/

/

(1)金属腐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金属元素化合价{#blank#}2{#/blank#} (填“升高”或“降低”)的过程.

(2)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blank#}3{#/blank#}(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3)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blank#}4{#/blank#}(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4)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blank#}5{#/blank#} .

(5)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6)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blank#}6{#/blank#} %(精确到0.1%).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blank#}7{#/blank#} (写出任意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