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测试题 第6讲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859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3

1.综合题(共2题)

1.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列新疆的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内、外力作用把图中地貌景观进行分类。
(2)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简述其形成原因。
(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2.
读下面“某地区地层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主要的岩石类型,并简述该地区前后共经历过哪些地质过程。
(2)请对图中岩层0—9和岩脉共十一大种岩石新老关系进行排序(由老到新排列)。
(3)说明图中断层的形成过程,并在断层甲两侧用箭头画出断层运动方向。

2.单选题(共4题)

3.

   图甲为巴西兰索瓦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图乙是该地区降水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A.12、1月B.3、4月C.7、8月D.10、11月
【小题2】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该风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4.

   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我国正在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项目选址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洼地。“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位置偏僻,随着FAST项目的实施,世界将聚焦贵州平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大窝凼”洼地地貌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岩浆喷发 ②地壳隆起 
③断裂下陷  ④海相沉积 
⑤陆相沉积 ⑥流水溶蚀
A.④②③B.④②⑥C.⑤①③D.⑤①⑥
【小题2】FAST项目选址“大窝凼”的优势条件有(  )
①天然洼地,开挖工程量小 
②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少 
④地处内陆,安全性较强 
⑤岩石透水,避免积水危害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5.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小题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6.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小题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
【小题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