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协助解决。

(1)该地区计划修建从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a—b和c—d的直线距离相等,a —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________(大于或小于)c—d线路。

(1)该地区计划修建从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占用土地 | B.工程造价 |
C.民工数量 | D.技术水平 |
2.单选题- (共20题)
3.
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下地幔中的软流层 |
B.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多次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岛 |
C.日本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
D.我国长白山天池是古火山口集水形成的湖泊 |
5.
为了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矿产资源,本地居民计划建一条公路。下列关于此公路的布局及建设情况的论述,合理的是( )
A.此公路在经过山区时,为了防止地表径流对公路造成的威胁,我们应沿山脊建设公路 |
B.为了节约运费,我们在山区建设此公路时线路应尽可能沿直线建设 |
C.山区因为聚落较少,所以,我们在修建公路时没有必要照顾人口稀少的山村聚落 |
D.此公路经过山区时应尽可能呈“之”字形 |
6.
有关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就形成了断层 |
B.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 |
C.泰山是岩体相对上升发育成的 |
D.渭河平原是断层构造形成的谷地,运动形式为水平运动 |
7.
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哥伦比亚高原是岩浆沿地壳管道喷出形成的高原 |
B.长白山的主峰是岩浆沿地壳裂缝喷出形成的火山 |
C.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
D.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小,下部坡度较缓 |
8.
有关褶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褶曲构成褶皱,又分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 |
B.从形态上看,向斜一般是岩石向上拱起 |
C.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
D.在地貌上,背斜都发育成山岭 |
12.
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庐山、泰山等是由内力作用使岩层褶皱隆起形成的 |
B.流水作用使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广大 |
C.岩石断裂形成的构造有利于储存地表水 |
D.背斜是石油储藏的良好构造 |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非大裂谷是板块相对运动的结果 |
B.科迪勒拉山系是板块相向运动的结果 |
C.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
D.褶皱山是外力作用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
20.
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较少 |
B.山区修筑公路可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 |
C.不用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
D.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 |
21.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大多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
A.客货运量大 |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
C.水源充足 |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
3.选择题- (共4题)
4.填空题- (共4题)
2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找油区应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找油区应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7.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__,地貌名称是__________。
(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三处中的________处开采最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__,地貌名称是__________。
(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三处中的________处开采最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28.
根据某地区的地质和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该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A、B、C三地中,在_____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岩熔风景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

(1)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该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A、B、C三地中,在_____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岩熔风景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