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2.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6.
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地表至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 |
B.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洋地壳较厚,大陆地壳较薄 |
C.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的厚度最小 |
D.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其主要由岩石构成 |
7.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
8.
(题文)科学家在划分固体地球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时,主要的根据是( )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 B.科学家向地下打深井而得到的样本成分 |
C.厄尔尼诺现象 | D.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岩层结构 |
10.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小题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
C.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
11.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3】结合下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 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 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 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小题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 |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 |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

A. 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 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 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 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2.
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旅游时拍到的照片。观察此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
【小题2】图中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小题1】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A.图中各圈层在地球上是相互渗透和重叠的 |
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
D.图中各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 |
13.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
【小题2】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小题3】该地最可能位于 ( )

【小题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
A.纵波 | B.横波 | C.纵波和横波 | D.无法判断 |
A.5千米处 | B.17千米处 | C.33千米处 | D.2 900千米处 |
A.非洲东非大裂谷 | B.青藏高原 | C.吐鲁番盆地 | D.太平洋 |
2.选择题- (共7题)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