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___。此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2)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淮安昼长为________。
(3)Q地位于淮安的_________方向。该日,海南某滨海景区的游客欣赏海上日出时,应面对_______方向观看,在南极长城站观看日落时,应面对________方向观看。
(4)若P点的经度为138°W,当日由P飞往淮安市的飞机走最近路线,是否会经过图甲中的Q点?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___。此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2)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淮安昼长为________。
(3)Q地位于淮安的_________方向。该日,海南某滨海景区的游客欣赏海上日出时,应面对_______方向观看,在南极长城站观看日落时,应面对________方向观看。
(4)若P点的经度为138°W,当日由P飞往淮安市的飞机走最近路线,是否会经过图甲中的Q点?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甲地多夜雨,根据大气对流和山谷风原理分析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图中地形对甲地甘蔗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甘蔗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要求年积温5500℃一8500℃,无霜期330天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800—1200mm,广泛种植在坡地和平地中,甘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
(1)图中西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分析其形成原因。(2)图中甲地多夜雨,根据大气对流和山谷风原理分析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图中地形对甲地甘蔗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3.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包头市1954~1964年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3)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简述包头作为工业城市工业区分布在可持续发展中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地图,图乙为包头市1987~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丙为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包头市1954~1964年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3)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简述包头作为工业城市工业区分布在可持续发展中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图中甲区域与a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3)简述甲经济带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4)长江上游区域的各大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明显,简要分析重庆市发展成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
材料一: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和竞争型。读我国部分省(区、市)示意图和图中乙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表中S为两省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系数越大,结构越相似),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长江上游区域各大城市的等级体系。
(2)分析图中甲区域与a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3)简述甲经济带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4)长江上游区域的各大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明显,简要分析重庆市发展成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
5.
下图为尼罗河、长江略图。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2)近二、三十年来,受入海河流影响尼罗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分别有何不同变化,说明原因。
(3)两河三角洲地区的天气特征,六月相似还是七月?为什么?
(4)两河流的三角洲地区均是世界著名的棉花生产区,哪里的棉花质量更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埃及在阿斯旺兴建了一座高110多米的大坝,坝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库——纳赛尔湖,得到发电、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利益。
(2)近二、三十年来,受入海河流影响尼罗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分别有何不同变化,说明原因。
(3)两河三角洲地区的天气特征,六月相似还是七月?为什么?
(4)两河流的三角洲地区均是世界著名的棉花生产区,哪里的棉花质量更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1题)
6.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小题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小题2】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小题1】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 | B.棉花种植 |
C.林产品加工 | D.水力发电 |
A.山体坡度大 | B.地表崎岖不平 |
C.河水流速快 | D.泥沙淤积严重 |
7.
该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小题2】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小题3】①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小题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⑤ | D.④⑥ |
A.花岗岩 | B.砂岩 | C.大理岩 | D.板岩 |
A.含有生物化石 | B.有较多的气孔 |
C.由方解石组成 | D.有明显的层理 |
8.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图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小题3】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小题1】关于该图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
B.该图中画出了7个气压带 |
C.①、③表示低气压带,②、④表示高气压带 |
D.在⑥风带的影响下气候干燥 |
A.雅典受②控制 | B.新奥尔良受⑥控制 |
C.惠灵顿受⑥控制 | D.孟买⑤受控制 |
A.热带雨林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9.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小题2】图中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中没有画出( )

【小题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 B.b增加 |
C.c减少 | D.d减少 |
A.植物蒸腾 | B.降水 |
C.蒸发 | D.水汽输送 |
10.
地球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12年秋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小题2】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小题3】某地(130°E)某日在北京时间5:00日出,则该地该日日落是当地时间
【小题1】2012年秋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21°34′至68°26′ | B.11°26′至68°34′ |
C.21°34′至78°34′ | D.11°34′至45° |
A.17:00 | B.18:20 | C.18:40 | D.19:00 |
11.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小题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小题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提高产量 | B.改善运输条件 |
C.推广良种 | D.扩大销售渠道 |
12.
“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读“中国工作年龄人口(14~64岁)占总人口的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③~④工作年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小题2】1980至2015年工作年龄人口比重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对我国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②就业压力减小
③人口总量进入高峰期
④城市化的速度减缓

【小题1】③~④工作年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A.出生率下降 | B.就业率下降 |
C.人口老龄化上升 | D.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
①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②就业压力减小
③人口总量进入高峰期
④城市化的速度减缓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13.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段,该区域 剩余劳动力大减,人均工资猛增的年份为:
【小题2】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小题3】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小题1】图示时段,该区域 剩余劳动力大减,人均工资猛增的年份为:
A.T0~T1年间 | B.T1~T2年间 |
C.T2年以后 | D.T0之前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
14.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小题3】未来发展,农业生产布局最终取决于何种区位因素

【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A.稻田 | B.鱼塘 | C.果园 | D.菜地花圃 |
A.科技条件 | B.劳动力条件 | C.交通条件 | D.市场条件 |
15.
下图为欧洲西部四国2013年各种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最低的国家是( )
【小题2】依据上图,可推知( )

【小题1】图中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最低的国家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国常规能源丰富 |
B.乙国水能蕴藏量大 |
C.丙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
D.国际油价上涨对丁国影响很大 |
16.
3S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小题1】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2】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小题3】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以上描述正确的有:
【小题1】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 B.GPS |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 D.人工科学考察 |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地球卫星系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以上描述正确的有: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四项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