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
(2)针对缓坡(坡度在24°及以下)地带土壤侵蚀特点,提出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行性措施。
材料 下图示意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

(1)据图说明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
(2)针对缓坡(坡度在24°及以下)地带土壤侵蚀特点,提出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行性措施。
2.单选题- (共7题)
2.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是( )
【小题2】生物与土壤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是( )
A.成土母质 | B.土壤质地 |
C.生物 | D.基岩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
B.植物为土壤提供无机质 |
C.动物不能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
D.微生物主要通过对有机质分解、转化及腐殖质的合成,促进土壤发育 |
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反映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是( )
【小题2】图示a、b、c、d四幅图的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a——低等生物作用②b——岩石风化崩解③c——土壤分层形成④d——成熟土壤形成

【小题1】图示反映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 B.地貌 | C.时间 | D.气候 |
①a——低等生物作用②b——岩石风化崩解③c——土壤分层形成④d——成熟土壤形成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4.


【小题1】甲土壤属于( )
【小题2】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土壤属于( )
A.砂土 | B.壤土 | C.黏土 | D.粉土 |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
5.
下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正确的判断是( )

①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②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条件、理化性质
③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肥力性质
④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矿物养分

①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②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条件、理化性质
③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肥力性质
④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矿物养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6.
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②土壤的形成与地形和人类活动无关③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④气候条件是影响土壤类型的重要条件
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②土壤的形成与地形和人类活动无关③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④气候条件是影响土壤类型的重要条件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7.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小题2】图示区域

【小题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