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779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9

1.综合题(共1题)

1.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雅安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 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
 
甲 乙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玉树B.雅安
C.上海D.北京
(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四川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材料二乙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并写出其判断依据。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 km表示________(界面),说出该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________,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雅安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2.单选题(共6题)

2.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B.①②
C.④D.①③
3.
据央视2014年2月2日报道,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锡纳朋火山2月1日发生喷发,熔岩流至火山东南方向4.5 km处,目前已造成14人死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岩石圈B.地壳
C.地核D.软流层
【小题2】火山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其大量的热能主要会散发到  (  )
A.岩石圈中B.大气圈中
C.水圈中D.地壳中
4.
若下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A.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C.外核、内核、地核D.地壳、地幔、地核
5.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
A.2个B.3个C.4个D.5个
【小题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
A.生物圈B.水圈
C.岩石圈D.地壳
【小题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B.岩石
C.树木花草D.大气
6.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F列叙述小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渡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问是莫霍界面
C.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渡突然消失
D.软流图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小题3】【小题4】岩石图是指(  )
A.①的顶部B.②的顶部C.①和②的顶部D.③的外部
【小题5】【小题6】某地发生地震,这时地向上的人和游船上的人,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纵波,上下颠簸D.横波,左右摇摆
7.
对以下四地同时进行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珠穆朗玛峰B.墨西哥湾
C.刚果盆地D.夏威夷群岛

3.填空题(共1题)

8.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当A处发生地震时,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甲时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