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8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1)图中A、B、C是这条河流的三种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____补给,B是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____,判断理由是_____。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
(4)在A、B、C三种水源补给形式中,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____,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是_____。(填字母)
(5)从图中可看出,河流径流量与C这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关系是___,其原因是什么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1)从水循环的类型看,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河流补给的降水属________循环的一个环节。
(2)写出图中数字编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目前,人类通过兴建水库大坝、实施调水工程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这些行为都是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填数字编号)环节施加影响。
(4)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径流总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
A.暖锋 B.寒潮 C.准静止锋 D.台风
(5)如果将图中的①⑤③⑥看成是热力环流,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
A.该热力环流反映了白天海陆风的情况
B.该热力环流反映了大陆东岸受冬季风影响的情况
C.箭头③是上升气流,近地面是高压
D.箭头⑤反映了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向海洋流动的情况

(1)这条河流的径流量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是________。
(2)这条河流流量的高峰出现在________(季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条河流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与地中海气候分布一致 |
B.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一致 |
C.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
D.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海区丰富渔业资源的形成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
(3)A为水循环中的________,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材料一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5 000 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1题)

【小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 B.②地 | C.③ 地 | D.④地 |
A.河道淤积 | B.河谷变宽 |
C.湖泊分流 | D.湖水补给量减小 |

【小题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a增强 | B.b增强 |
C.c减弱 | D.d减弱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A.流量下降 | B.流速减小 |
C.流量会更加稳定 | D.丰水期水位上升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雨水 | B.②是高山冰雪融水 |
C.③是地下水 | D.积雪融水是主要补给 |
A.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
B.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
C.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
D.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


【小题1】甲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大 |
B.积雪融水补给 |
C.冰川融水补给 |
D.地下水大量汇入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
A.气候 |
B.植被 |
C.土壤 |
D.地形 |

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
A.t1 | B.t2 | C.t1之前 | D.t2之后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 B.输水——一减少过程损耗 |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野马滩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冰川融水 | B.雨水 | C.地下水 | D.湖泊水 |
A.水汽输送环节在冬季最活跃 | B.气温高,蒸发强烈 |
C.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 D.冬季河流有汛期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1~2℃,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A.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强大的下沉气流造成增温,使冬季气温升高 |
B.既有河水流入也有河水流出,有利于热量的平衡与传递 |
C.湖面对太阳辐射强反射,是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
D.贝加尔湖蓄水量大,使夏季增温、冬季降温幅度都小 |
A.与贝加尔湖及注入湖泊的多条河流相连,航运价值高 |
B.由于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安加拉河的灌溉功能非常突出 |
C.流量稳定,季节变化较小 |
D.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温极低所以河水结冰迅速,不会形成凌汛 |
图乙为测得的图甲中L河流一水文站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A.连续暴雨 |
B.气压变化 |
C.气温变化 |
D.连续阴雨 |
A.融雪洪涝 |
B.伏旱 |
C.暴雨洪涝 |
D.病虫害 |

【小题1】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地球内部 | B.地球的重力能 |
C.天体之间的引力 | D.太阳辐射 |
A.长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的夏季风 | D.我国的冬季风 |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A.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用之不竭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三题。
A.g→b→c→d |
B.a→b→c→d |
C.f→a→c→e |
D.g→e→f→a |
A.土壤 |
B.水能 |
C.潮汐 |
D.波浪 |
①对流雨
②地形雨
③台风雨
④锋面气旋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一块海绵,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水循环收集与释放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①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③减轻城市内涝
④保护耕地资源,降低制砖成本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增强排水防涝能力 |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
D.城市小区的绿色屋顶、拦水坝可以增加蒸发量 |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体运行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 )
A.①减少 |
B.④增加 |
C.⑤减少 |
D.⑥增加 |

【小题1】甲的含义是( )
A.大气水 |
B.海洋水 |
C.冰川水 |
D.地下水 |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⑤ | D.⑤⑥ |
A.降水总量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大气水体总量减少 |
B.地表水下渗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地表水体总量减少 |
C.向区域外输送的大气水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 |
D.向区域外输送的地表径流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 |

【小题1】图A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B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1月 | B.4月 | C.6月 | D.10月 |

【小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A.Ⅰ、Ⅱ、Ⅲ B.Ⅱ、Ⅰ、Ⅲ | B.Ⅲ、Ⅱ、Ⅰ | C.Ⅰ、Ⅲ、Ⅱ |
3.选择题- (共10题)
图中的OAB是一个弯成直角的杆,可绕O点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杆的OA段长30cm,OB段长40cm.现用F=10N的力作用在)OAB上,要使力F对轴O的力矩最大,F应怎样作用在杆上?画出示意图.最大力矩是多少?
图中的OAB是一个弯成直角的杆,可绕O点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杆的OA段长30cm,OB段长40cm.现用F=10N的力作用在)OAB上,要使力F对轴O的力矩最大,F应怎样作用在杆上?画出示意图.最大力矩是多少?
What is “Walk to School”?
Now we are working on a program of "Walk to School". We would like as many parents and children as possible to take part, even if in a small way. Children who walk to and from school along with their parents can learn essential (基本的) road safety and life skills.
You can take part by…
Walking to and from school with your child every day.
Walking for one or two days during the week.
Encouraging others to walk, if you already do.
Walking is great!
Walking is great exercise! A walk is good for your body and can keep you fit.
You won't have to waste time looking for a parking site .
It's free. You'll save money by not using the car.
It's pollution free.
It's a good chance to talk to your children and to meet other parents, too.
Enjoying walking to school!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to help you and your child enjoy walking to school.
Plan a safe route together.
Teach children what a kerb (马路牙子) is and what it means.
Encourage your child to help you choose the safest places to cross the road.
Look at and discuss the things you see on your way-especially road signs and what they mean.
Walk to school! Thousands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already take part, could you?
Please go to www.walktoschool.org.uk for more information.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