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7692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丹霞地貌所在区域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
(2)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以硬叶灌丛为主,请说明其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自表面向下逐渐封冻。这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生物体产生的甲烷,且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界的奇观——气体会被“冻”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如右图)。在目前已知的冰泡湖中,加拿大亚伯拉罕湖(如左图)的“冰泡”景观非常典型,是气候、风速、湖中水草生长情况、湖水清澈度等条件共同造就的产物。此外大风还扮演了自然界“清道夫”的角色,“清扫”湖面和天空,使“冰泡”景观更加惊艳。每年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摄。


(1)简述亚伯拉罕湖大坝的建造对亚伯拉罕湖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亚伯拉罕湖区的气温特征对“冰泡”景观形成的作用。
(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钦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与大陆相隔50多公里。每年大钦岛风力≥6级的大风日数有200多天。该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岛上海湾沿岸,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鹅卵石滩具有砾石光滑、颗粒大、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点。每年的6-8月,岛上渔民将从海里收获的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


(1)解释大钦岛每年大风日数多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大钦岛鹅卵石滩的形成过程。
(3)与平坦沙滩相比,分析该岛鹅卵石滩晾晒海带的优势。

2.单选题(共9题)

4.

   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为10-9)。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炭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油气资源开发B.交通运输发展C.牲畜粪便焚烧D.工厂废气排放
【小题2】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
A.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炭的分解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炭自燃D.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
【小题3】冰雪表层的黑炭会对冰川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其对太阳辐射
A.吸收强,加速冰雪消融B.吸收弱,加速冰雪累积
C.反射强、加速冰雪消融D.反射弱、加速冰雪累积
5.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某年8月,我国西北一处无人为干扰的戈壁天气晴好。下图示意该月连续两日当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土壤逆湿现象发生的主要时段是
A.1~6时B.6~12时C.12~18时D.18~24时
【小题2】导致10cm深度土壤湿度变化的水分来源于
A.凝结水B.河流水C.生物水D.地下水
【小题3】80cm深度的土壤湿度在48小时内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蒸发减弱B.气温日较差变小C.下渗累积D.蒸腾减弱
6.
2019年11月8日(立冬)清晨,我校常年坚持晨跑的小明同学又出现在操场上,此时他的影子刚好与跑道的弯道线垂直(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刻小明同学正面向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
【小题2】同时刻同地能拍到同样影长和影子方向的节气,华北地区为
A.大寒(1月20日前后)——天寒地冻,昼渐变长
B.秋分(9月23目前后)——伏虎犹在,早稻成熟
C.立春(2月4日前后)——气温开始回升,夜渐变短
D.雨水(2月19日前后)——冬麦返青,雨贵如油
7.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I、II、III、Ⅳ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I所代表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短尾猴食物供给最丰富的林带是
A.常绿阔叶林B.马尾松林C.落叶阔叶林D.山地矮林
8.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由高强度帆布做强力骨架锚固在基础底板上,形成密封袋型,通过充/放水(气)进行蓄/泄洪。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浐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浐河和灞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下图示意灞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A.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B.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灞河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D.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小题2】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
A.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B.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
C.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D.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小题3】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
A.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B.悉尼日出东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逐渐变慢D.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北移
9.

   京津冀地区冬季的空气质量受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的影响。山谷风环流因山地与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静稳天气影响很大,而海陆风对冬季静稳天气的影响则相对较弱。静稳天气下,下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较低B.海平面略有下降
C.热岛效应较明显D.海面被海冰覆盖
【小题2】下图所示的山谷风环流中,能将南部大气污染物汇聚至北京的气流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北京市冬季凌晨至清晨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C.东部地区D.东南地区
10.
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A.20~24岁B.25~29岁C.30~34岁D.35~39岁
【小题2】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大幅下降B.死亡率迅速上升
C.大量年轻劳力流入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
【小题3】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变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上海市工资水平下降B.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
C.上海市自然增长率回升D.邻近省区出台了限制人口迁移的政策
11.

   非农就业率指第二、三产业就业率之和。NU比是非农就业率与城市化率的比值,是目前国际上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性研究的重要指标。NU比小于1.2,说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NU比大于1.2,说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下图为2006~2015年天津市城市化率、第二产业就业率、第三产业就业率、非农就业率统计。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曲线①表示天津市的
A.非农就业率B.城市化率
C.第二产业就业率D.第三产业就业率
【小题2】2015年天津市城市化发展状况为
A.城市化速度快水平低B.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
C.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D.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小题3】能有效缓解天津市城市化问题的措施是
A.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B.降低非农就业率
C.降低第二产业就业率D.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2.

   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致金沙江断流,形成堰塞湖。12日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泻,威胁逐步减除。11月3日原地点再次发生滑坡,原堰塞体水面以上新增塌方体,金沙江再次断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0月12日17时许,金沙江堰塞湖
A.湖内水位开始下降B.上游河流来水量增加
C.下游河流水量增加D.入湖流量大于流出量
【小题2】与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最相关的因素是
A.滑坡体量大B.河流水量大
C.台风风力大D.两侧山体较陡峭
【小题3】为了排除险情,下列处置措施中最为恰当的是
①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 ②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
③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 ④加固堰塞体防止溃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