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7673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5/4/8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535.95
1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788.5—1870
1841.5—1935
1894.5—2000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4分)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分)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4分)

2.单选题(共9题)

2.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气温的日变化D.大气的热力运动
【小题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3.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小题2】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气候特征是………………………………………………()
A.高温少雨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小题3】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
4.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D.地下水
【小题2】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A.台风雨B.锋面雨
C.地形雨D.对流雨
【小题3】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D.华南地区
5.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甲国相比,乙国河流………………………………………………………………()
①径流量大 ②有春汛 ③结冰期长 ④支流众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小题2】乙国生产的主要粮食为………………………………………………………………()
A.稻米、玉米B.稻米、小麦
C.小麦、玉米D.小麦、青稞
【小题3】甲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机械化程度高B.水利工程量小
C.精耕细作D.单位面积产量低
6.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
【小题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生长边界
7.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小题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小题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
【小题3】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文化区B.住宅区、行政区
C.住宅区、商业区D.行政区、文化区
【小题2】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A.巴西东南部B.我国东部沿海
C.印度半岛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小题3】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10.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11月8日,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嫦娥二号” 从发射到传回虹湾区影像图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昌的白昼越来越长
B.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
C.温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小题2】对“嫦娥二号”卫星传输的虹湾区信息进行处理并绘制成易识别的图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国际互联网(Internet)

3.选择题(共1题)

11.

列举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