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1)(中图2019版)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763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3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2.单选题(共6题)

2.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的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小题2】图中植被①②③④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的变化B.水分的变化
C.地形的变化D.海拔的变化
3.
关于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影响植物的形态
B.环境影响植物的分布
C.从赤道到两极由于水分的改变植被出现递变
D.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由于水分改变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4.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
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小题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洋流对植被的影响大B.湖泊对地理环境影响大
C.水分的变化对植被影响大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大
5.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D.高山草甸
【小题2】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6.
从世界植被分布图上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都是热带雨林B.北回归线经过地区都是荒漠
C.地中海周围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澳大利亚有大面积森林
7.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小题2】“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