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7分)读下列一组图,左上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右上图是四地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左下图是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阴影表示气压带,B点所在纬线度数为66.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上图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是呈____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2)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3)K海域著名的渔场是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4左上图中阴影表示的自然带是_____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与图b中______地致。
(5) 右上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 左下图表示的是_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全年受E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 。
(7)左下图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此时北京时间______,是___月___日___时,新旧一天的比例是_____,C点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

(1)左上图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是呈____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2)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L洋流常年受东南信风吹拂 | B.M洋流性质是暖流 |
C.P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 D.M洋流是西南风吹拂形成的 |
(4左上图中阴影表示的自然带是_____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与图b中______地致。
(5) 右上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 左下图表示的是_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全年受E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 。
(7)左下图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此时北京时间______,是___月___日___时,新旧一天的比例是_____,C点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
2.
(10分)读世界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北半球______(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写名称),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写名称),再过6个月,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气候以 _______为主要特征。
(2)在图中画出丙地风向。
(3)此时戊地风向是_______,并说明其成因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乙处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从甲地向东到丁地自然景观的变化最上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 。

(1)图示为北半球______(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写名称),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写名称),再过6个月,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气候以 _______为主要特征。
(2)在图中画出丙地风向。
(3)此时戊地风向是_______,并说明其成因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 | B.太阳直射南半球 |
C.乙地高温多雨 | D.我国西部地区的高山雪线高度在年内是较低的 |
2.单选题- (共19题)
4.
读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小题2】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小题1】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A.太阳风 | B.耀斑 |
C.黑子 | D.极光 |
5.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和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上图中N点时,地球位于右上图公转轨道的
【小题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上图中甲点时

【小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上图中N点时,地球位于右上图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 | B.乙点附近 | C.丙点附近 | D.丁点附近 |
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 B.成都昼短夜长 |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慢 | 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
6.
【小题1】上图所示天体系统的公转中心和①、②行星名称分别是
【小题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小题3】世人对①星球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查找液态水存在迹象,原因是
①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
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
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
【小题4】图示季节内,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读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示天体系统的公转中心和①、②行星名称分别是
A.地球 水星 木星 | B.银河金星 火星 |
C.太阳 金旱 火星 | D.太阳火星 金旱 |
A.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 B.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 D.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
①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
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
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北京 | B.上海 | C.哈尔滨 | D.广东 |
7.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 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③距海远,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小题2】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小题1】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 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③距海远,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⑧④ |
A.太阳风 | B.极光 | C.黑子 | D.耀斑 |
9.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1月份一周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昼夜温差最小的日期是( )
【小题2】在5-6日,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

【小题1】昼夜温差最小的日期是( )
A.3日 | B.6日 | C.7日 | D.9日 |
A.![]() | B.![]() |
C.![]() | D.![]() |
10.
【小题1】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右下图显示O米与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高于②地 | B.高空同等压而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 |
C.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 D.近地而同等压而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⑧地低 |
A.a处为下沉气流 | B.b处的风向为东南风 |
C.c处为下沉气流 | D.d处的风向为西北风 |
11.
读下面全球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地的风向是
【小题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小题1】图中①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终年高温多雨 |
B.终年炎热干燥 |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12.
【小题1】比较图甲和图乙,a地天气变化情况是
【小题2】若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不变,则F城降雨大约出现在
下两图分别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2013年12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百帕)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图甲和图乙,a地天气变化情况是
A.气压降低,风力变小 | B.气温降低,风力变小 |
C.气压升高,风力变大 | D.气温升高,风力变大 |
A.9日2-3时 | B.8日7-8时 | C.8日12 -13时 | D.9日15-16时 |
13.
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从浙江温州苍南县的东南洋而上袭来,于北京时间8月10日下午5时25分在浙江温州苍南县马站镇登陆,中心风力达17级。台风给当地带来的降雨参与哪种水循环类型
A.海陆间循环 | B.海洋循环 | C.陆地循环 | D.内流区循环 |
14.
【小题1】图示洋流中
【小题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洋流中
A.①为暖流 | B.②为寒流 | C.③为寒流 | D.④为暖流 |
A.①②洋流之闸有大渔场 | B.②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
C.③洋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
15.
【小题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生物循环 | B.岩石圈物质循环 |
C.大气循环 | D.水循环 |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
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C.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
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温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 |
17.
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有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上下两块花岗岩巨石接缝处间隙如线,好似石空悬于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烂生辉,“盘陀夕照”堪称普陀山奇观。关于磐陀石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海浪侵蚀——岩浆活动——地壳抬升 |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 |
C.地壳抬升——岩浆活动——流水侵蚀 |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蚀 |
20.
下图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图中数码表示的作用正确的是


A.形成黄上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是③ | B.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④ |
C.表示绿地对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① | D.表示植被破坏引起上壤肥力下降的是② |
21.
【小题1】自然带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和自然带⑦一⑧一⑨一⑩的分布分别符合
【小题2】图中甲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然带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和自然带⑦一⑧一⑨一⑩的分布分别符合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