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746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

1.综合题(共8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____)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____)
2.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________米以上。
(2)沿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什么?
(3)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
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什么?
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什么?
3.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
(2)该河流________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________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________(侵蚀)作用,也有________(侵蚀)作用。
4.
根据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b.楼兰古堡____;c.天山一号冰川____;d.西北“魔鬼城”____;e.“鱼米之乡”____;f.“黄土高原”____
(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①、②、③的具体名称。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以上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来自于________。
5.
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山东烟台进行的,他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____图,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有________和________。
(4)下列词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____)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6.

   结合材料和图,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下面示意了风化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

材料二:外力作用被称为“大自然的雕塑师”。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柱、沙丘等。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等。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V”型谷、冲积平原、冲积扇等。波浪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海蚀柱、海蚀崖等。下面是常见的侵蚀和堆积地貌景观图。

(1)①什么是风化作用?图示风化作用主要受哪几种因素的作用?②风化在外力作用过程中有何意义?

(2)①写出图A、B、C、F地貌名称。②用地质作用解释各地貌景观的成因。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___。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____)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 000 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 m)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单选题(共29题)

9.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小题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10.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11.
读下图,某河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
【小题2】造成乙现象出现的外力作用可能是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
12.
下列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②洪积平原形成于山前地带 ③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④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
A.B.C.D.
14.
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15.
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下题。

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16.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乙图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丙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丁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17.
下图中左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右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18.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
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小题2】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19.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 岩石硬度不同,风化差异显著,“腰身”耸立
【小题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 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2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玻璃海滩被誉为世界上最闪亮的海滩,整个海滩是由漂亮的玻璃圆石和沙子组成,五彩斑斓,人们很难相信如此美丽的地方曾经充当过近20年的垃圾场。下图示意玻璃海滩景观。海滩上的玻璃圆石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沉积B.海浪沉积C.人工打磨D.海浪侵蚀
21.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A.溯源侵蚀B.下蚀
C.侧蚀D.垂直地面的侵蚀
22.
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河的横剖面呈“V”字形
B.该河的横剖面呈槽形
C.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
D.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为主
23.
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B.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U”型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
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24.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A.侵蚀一搬运作用B.搬运一堆积作用
C.风化一侵蚀作用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25.
下图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景观图与示意图中外力作用序号一致的是(  )
A.②B.③
C.④D.⑤
【小题2】下列成语与其外力作用及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
A.水滴石穿——侵蚀作用——①
B.山崩地裂——风化作用——③
C.泥沙俱下——搬运作用——④
D.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⑤
26.
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  )
A.断层上升
B.褶皱隆起
C.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27.
“诸山平地拔起,流水清澈,青山浮水,景色清幽”是我国某著名风景区的真实写照。读图(图中L示意河流),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依图可知,河流L在该地地貌形成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小题2】构成该地貌岩体的岩石主要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8.
下列地貌景观图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29.

   读地貌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小题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
30.
长江下游两岸开阔平坦,正所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成因是(  )
A.风力沉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31.
下列关于河漫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漫滩的形成与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有关
B.河漫滩发育于河流凹岸
C.在枯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
D.河漫滩属于堆积地貌
32.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  )
①一般出现在凹岸 ②一般出现在凸岸 ③侵蚀作用强于堆积作用 ④堆积作用强于侵蚀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3.
电影《霍比特人》《指环王》中展现的新西兰风景令人陶醉,形成下列新西兰美景的地质作用有误的是(  )
A.甲——流水堆积作用B.乙——岩浆活动
C.丙——冰川侵蚀作用D.丁——流水侵蚀作用
34.
有关下图河流地貌的形成,正确的是(  )
A.甲为凹岸侵蚀,乙为凸岸堆积
B.甲为凸岸堆积,乙为凹岸侵蚀
C.甲为凹岸堆积,乙为凸岸侵蚀
D.甲为凸岸侵蚀,乙为凹岸堆积
35.
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河流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在(  )
A.河流发源地B.河流上游C.山区D.河流下游平原
【小题2】图中河道断面a—b形态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  )
A.地转偏向力的影响B.河道弯曲的影响
C.地势高低的影响D.人类活动的影响
36.
在我国南方某地河流的曲流处有一座古桥,下图是沿桥画出的河流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在历史记录上,桥梁的B岸一侧比A岸一侧重修的次数多,主要原因可能是B岸一侧(  )
A.河水堆积作用强
B.河水侵蚀作用强
C.地壳运动剧烈
D.矿产开采量大
37.

   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柱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小题2】两地地貌形成的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3.选择题(共6题)

38.

某国际组织为全世界设定了到2030年要实现的两大目标:一是终结极度贫困,将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比例降低到3%以下;二是促进共享繁荣,确保每个国家底层40%人口的收入增长。该国际组织的宗旨(任务)是(    )

39.

某国际组织为全世界设定了到2030年要实现的两大目标:一是终结极度贫困,将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比例降低到3%以下;二是促进共享繁荣,确保每个国家底层40%人口的收入增长。该国际组织的宗旨(任务)是(    )

40.下列地形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41.

换偏旁,变新字

很—{#blank#}1{#/blank#} {#blank#}2{#/blank#}    饶—{#blank#}3{#/blank#} {#blank#}4{#/blank#}

漆—{#blank#}5{#/blank#} {#blank#}6{#/blank#}    坑—{#blank#}7{#/blank#} {#blank#}8{#/blank#}

42.已知0<x<π,sinx+cosx= {#mathml#}15{#/mathml#} .
43.已知0<x<π,sinx+cosx= {#mathml#}15{#/mathml#}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