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课堂练习:1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668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5

1.综合题(共3题)

1.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脚下,它的兴衰存亡完全依赖于祁连山。祁连山正受到全球变暖的巨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全球变暖给河西走廊带来的各种影响。
(2)说明图示地区各聚落所在地貌类型,分析该地貌类型的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4.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磷高累积区是    (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5.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小题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小题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6.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小题2】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7.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小题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
【小题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
8.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
【小题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
9.

   读“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自然带是狭长分布的热带草原带
B.c自然带以针叶林为主
C.d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e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植被为主
【小题2】有关g自然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g自然带反映了地方性分异现象
B.g自然带的南北延伸与沿岸的暖流有关
C.g自然带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形有关
D.g自然带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信风登陆带来的对流雨
10.
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正确的排序是(  )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小题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暖湿,利于黄土侵蚀
B.气候冷干,利于黄土堆积
C.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内部出现寒旱化
D.若青藏高原移走,东亚季风将增强
11.
读我国某山地北坡植被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地最可能是(  )
A.阴山B.祁连山
C.天山D.秦岭
【小题2】影响该山地北坡草原带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经度
C.海拔D.水分

3.选择题(共1题)

12.

读亚洲部分图,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