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砾岩楔是地震形成的地质构造,它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砾楔( )
【小题2】砾岩楔的形成过程( )

【小题1】图示砾楔( )
A.形成环境以沉积为主 |
B.早期裂隙因受挤压作用形成 |
C.中部砂石粒径下小上大 |
D.可用来预测未来的地震活动 |
A.只与地质条件相关 |
B.因变质作用使裂隙变宽加深 |
C.同时形成断层构造 |
D.受到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 |
2.
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
【小题2】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
【小题3】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

【小题1】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
A.中间粗两端细 | B.上端粗下端细 |
C.下端粗上端细 | D.两端粗中间细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流速增大 | B.含沙量减小 |
C.河床增高 | D.河道多分汊 |
3.

【小题1】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小题2】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3】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A.背斜山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向斜谷 |
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
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
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
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
A.花岗岩 | B.石灰岩 | C.砂岩 | D.黏土 |
4.
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读下图回答下面下列各题

【小题1】从6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小题2】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3】从2500年前至今形成的两条贝壳堤在图示南部地区合二为一,是因为

【小题1】从6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A.陆进海退 河流泥沙堆积 |
B.陆进海退 海潮、海浪堆积 |
C.陆退海进 河流冲刷 |
D.陆退海进 海潮、海浪冲刷 |
A.流水冲刷 |
B.海浪侵蚀 |
C.海浪堆积 |
D.流水堆积 |
A.贝壳堤必须与海岸线平行 |
B.南部海平面比北部海平面高 |
C.南部河流入海泥沙比北部的少 |
D.南部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的速度相当 |
5.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
【小题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
A.向斜 | B.背斜 |
C.地垒 | D.山岭 |
A.大型工程项目需避开甲地 |
B.丙地是理想的储油构造 |
C.在甲地很容易找到地下水 |
D.乙地形成山岭是因为岩性坚硬 |
6.
下图为我国地质时期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模式不同阶段示意图(火山弧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串呈弧状分布的火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我国北祁连大洋板块构造演化由早到晚的阶段顺序是 ( )
【小题2】从地貌形态上看,火山弧属于 ( )




【小题1】图中我国北祁连大洋板块构造演化由早到晚的阶段顺序是 ( )
A.甲阶段—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 |
B.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 |
C.丁阶段—丙阶段—乙阶段—甲阶段 |
D.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乙阶段 |
A.海岸山脉 |
B.海洋岛屿 |
C.海底山脉 |
D.内陆山脉 |
7.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河流阶地是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如图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不同时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形成的。

【小题1】图中形成最晚的一级阶地是( )
【小题2】在图示地貌形成过程中,流水所起的作用是( )
①风化 ②侵蚀 ③搬运 ④堆积
【小题3】在任意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方向是( )
河流阶地是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如图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不同时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形成的。

【小题1】图中形成最晚的一级阶地是( )
A.a | B.b | C.c | D.d |
①风化 ②侵蚀 ③搬运 ④堆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垂直上升 | B.垂直下沉 |
C.水平张裂 | D.保持稳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