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610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1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左侧为甲地景观图。

材料二:图中甲处除了零星生长在沙丘脚下和岩石中的一些仙人掌和沙棘外,难以再看到绿色,只有一片片沙漠和奇形怪状的白色和红色岩石。这不免让人想起月亮表面,这片土地就是举世闻名的“月亮谷”。 
(1)比较分析材料一图 中A、B两段河流在流量、汛期上的差异。
(2)分析材料二中月亮谷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
2.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缅甸翡翠主产区分布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缅甸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经变质而形成。清代,主要是人工在旱季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下右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被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过程。

2.单选题(共6题)

3.
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
【小题2】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
A. 河流含沙量增大     B. 坡面径流量增加
C.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 坡面下渗量增加
4.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
①海浪带来的泥沙沉积   
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
③周围风沙的沉积   
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距今 6000 年以前气候稳定不变B.距今 2000 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距今 8000 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D.距今约 4000 年开始出现绿洲
5.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甲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6.
该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小题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7.
风化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大类,其中生物在物理和 化学风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②到①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逐步减弱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小题2】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8.
下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欲使直径为0.1 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 cm/sB.0.5cm/sC.0.7 cm/sD.30 cm/s
【小题2】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 搬运B.搬运 堆积C.侵蚀  堆积D.搬运 侵蚀

3.选择题(共2题)

9.如图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10.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