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的演讲
材料二: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下列材料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材料一中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其“法律上的平等”有什么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宪法与前两部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材料中的“一切力属于人民”的思想来源是什么?(6分)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的演讲
材料二: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下列材料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材料一中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其“法律上的平等”有什么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宪法与前两部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材料中的“一切力属于人民”的思想来源是什么?(6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我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世界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下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4分)
(3)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6分)
(4)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和邓小平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上提出什么方针政策?(3分)进入21世纪,我国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又有何举措? (2分)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 (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我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世界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下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4分)
(3)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6分)
(4)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和邓小平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上提出什么方针政策?(3分)进入21世纪,我国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又有何举措? (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已使这种令国人尴尬的情况有所改变,中国海军编队多次出访太平洋彼岸的国家,展示了步入现代化行列的中国海军新姿,但与大国掌控海权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因此,北京决定打造航母战斗群,并将之部署在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这条中国经济生命线,靠自己的海上军事实力来保护自己的海上供应线,也成了当务之急。
(1)概括材料一所述现象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甲午一役”对清政府的海防和日本侵华战争分别产生了何种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海军建设上的主要思路。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近现代中国海防建设的主要不同。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材料三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已使这种令国人尴尬的情况有所改变,中国海军编队多次出访太平洋彼岸的国家,展示了步入现代化行列的中国海军新姿,但与大国掌控海权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因此,北京决定打造航母战斗群,并将之部署在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这条中国经济生命线,靠自己的海上军事实力来保护自己的海上供应线,也成了当务之急。
(1)概括材料一所述现象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甲午一役”对清政府的海防和日本侵华战争分别产生了何种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海军建设上的主要思路。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近现代中国海防建设的主要不同。
2.单选题- (共17题)
4.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些条款
A.初步体现了朴素的自然法理念 | B.维护了古罗马帝国的统治 |
C.表明罗马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 D.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5.
英国史研究专家程汉大教授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其贡献可谓首屈一指。”“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的最主要表现是
A.创立和发展政党及政党制度 | B.创立和发展内阁及内阁制度 |
C.创立和发展议会及议会制度 | D.创立和发展分权和法治原则 |
6.
某校展开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一位同学针对“近代西方代议制”这一内容自制的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有
英国1689年宪法开创了较早的君主立宪制度
美国的政治体制最早实践了洛克的分权学说
1875年法国共和制确立后,总统由选民投票产生
德国皇帝不满首俾斯麦相而解除其职务是合法的
英国1689年宪法开创了较早的君主立宪制度
美国的政治体制最早实践了洛克的分权学说
1875年法国共和制确立后,总统由选民投票产生
德国皇帝不满首俾斯麦相而解除其职务是合法的
A.1处 | B.2处 | C.3初 | D.4初 |
7.
法国《人权宣言》第十条规定:“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以下言论与材料体现的主张相一致的是( )
A.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
B.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C.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D.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
8.
恩格斯在评价某政权覆亡时说:“一个在四分之一的世纪内因连年战争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已不可能单独抵抗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他的进攻。”这个“国家”是
A.17世纪的荷兰共和国 | B.法兰西第一帝国 |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D.法兰西第二帝国 |
10.
某学校学生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如下图片及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拟订的探究性题目中最为恰当的一个是




台儿庄纪念 平型关战役 地道战 回民支队




台儿庄纪念 平型关战役 地道战 回民支队
A.坚持持久抗战 | B.全民族的抗战 | C.中流砥柱 | D.走向深渊 |
11.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的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
12.
近代以来,我国先后两度出现留苏热和留美热,其对应的史实正确的是
A.留苏热出现在十月革命后和20世纪50年代后 |
B.留苏热出现在二战后和20世纪60年代后 |
C.留美热出现在甲午战后和中美关系缓和之后 |
D.留美热出现在一战后和21世纪中国入世之后 |
13.
2012年,马英九表示,过去四年可以说是两岸60多年来“关系最好的时刻”;4月,台媒称台湾不能回避中菲南海问题,理应与大陆联手;就连历来敌视大陆的台湾反对党的前主席最近也访问了北京。这些情况表明
A.大陆和台湾实现了和平发展 | B.两岸关系取得了较大发展 |
C.祖国统一大业即将完成 | D.两岸已实行统一的外交方针 |
14.
1953年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叔通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治协商会议,就其性质说,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而不是政权机关,因此,它的存在不受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影响----这样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以后,不仅应该继续存在,而且应该加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是在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 |
B.人民政协完成了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
C.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的地位。 |
D.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 |
15.
1950年初,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此条约
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反映 | B.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成果 |
C.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中国的政策 |
16.
2012年7月19日,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对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提出的涉叙利亚问题决议投了否决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A.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决打击国际恐怖分子 |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
17.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A.遏制理论的提出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北约集团的建立 |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18.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都期望在未来的军事政治竞争中占据优势 |
B.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在战后的一贯政策 |
C.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
19.
近代思想家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下图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复在福州船政学校学习是受洋务运动影响 |
B.严复前往英国学习是因为当时英国是工业领域的霸主 |
C.严复在英国留学期间读到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深受启发 |
D.严复回国后发现中国当时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
20.
1943年11月,邓小平在中共北方局党校召开的一次整风动员会上说:“……会议之后,在以***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之下,彻底克服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回忆起过去机会主义领导下的惨痛教训,每个同志都会感觉到这九年是很幸福的。”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邓小平所说的“会议”是指八七会议 |
B.“九年”从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开始 |
C.***思想已经逐渐被党内的同志认同 |
D.***思想开始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3.选择题- (共7题)
21.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100N,滑轮重25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甲中F甲={#blank#}1{#/blank#}N,图乙装置的机械效率η乙={#blank#}2{#/blank#},若图乙中再加挂一物体,机械效率将{#blank#}3{#/blank#}.
24.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不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