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材料一 1842年香港岛的割让与其说是上一盘棋的结局,还不如说是下一盘棋的开始.香港是几百年来把中国与世界隔开的坚墙厚壁上出现的第一个可以挤进一缕新鲜空气的窗口.中国人的不幸在于,打开这扇窗口的不是中国人的真诚和睿智,而是英吉利的炮舰.
孙中山的学生时代主要是在香港度过的,1923年他在香港大学演讲中感慨地说:"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 1894年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1909年在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有八次起义是在香港策动的.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兴等人避居香港.
李正中<孙中山与香港>(历史教学1997第八期)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维持香港现状,保持与英国对话的政策.***说香港这一只金鹅可以给大陆下很多蛋,再说香港也在祖国大陆的搂抱之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一是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二是拓展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和赚取外汇;三是向外界宣传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实践证明了这个方针是正确的,香港在保持我国与国际间关系方面起到了窗口和桥梁作用.
李家泉<论香港回归及祖国统一>(历史教学1997第七期)
(1)材料一中的"上一盘棋的结局"和"下一盘棋的开始"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和所学,说明香港在"下一盘棋"中的作用
(3)据材料概括说明香港作为"窗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有什么不同?
孙中山的学生时代主要是在香港度过的,1923年他在香港大学演讲中感慨地说:"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 1894年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1909年在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有八次起义是在香港策动的.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兴等人避居香港.
李正中<孙中山与香港>(历史教学1997第八期)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维持香港现状,保持与英国对话的政策.***说香港这一只金鹅可以给大陆下很多蛋,再说香港也在祖国大陆的搂抱之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一是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二是拓展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和赚取外汇;三是向外界宣传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实践证明了这个方针是正确的,香港在保持我国与国际间关系方面起到了窗口和桥梁作用.
李家泉<论香港回归及祖国统一>(历史教学1997第七期)
(1)材料一中的"上一盘棋的结局"和"下一盘棋的开始"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和所学,说明香港在"下一盘棋"中的作用
(3)据材料概括说明香港作为"窗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有什么不同?
3.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会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会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4.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 B.基督教影响了罗马法的发展 |
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
5.
罗马帝国时代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在《法学阶梯》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这里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
A.构建系统的罗马法体系 |
B.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 |
C.审判、量刑须有法可依 |
D.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 |
6.
《威廉二世》描述道:“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他的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威廉二世统治下的德国政治腐败 | B.皇帝和宰相之间矛盾大 |
C.德国君主立宪制还不完善 | 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
7.
有学者研究后发现,“《权利法案》后还没有严重地削弱英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法国虽然有了1875年宪法,但是总统麦克马洪的野心还能看得见;而德意志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研究能反映出
A.君主立宪制的弊端日益显现 |
B.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之初还不完善 |
C.封建君主对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了抵制 |
D.资产阶级宪法的确立也不能充分保障民主 |
8.
耆英在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与1844年奏称“夷情变幻多端,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御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由此可知
A.耆英为其卖国行为辩解 | B.他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
C.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 D.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
9.
明末清初不过为两个朝代的交替期,不能代表一个历史的大转变期。而鸦片战争却是中国开始为国际资本主义浪潮所袭击,引起社会内部变化的一个重大关键。以下表述符合这种作者观点的是,鸦片战争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 B.是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侵略战争 |
C.引起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 D.使中国革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 |
10.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1.
《天津一月记》中记载:“素不安分之徒,或投坛附和,或仿效装束,鱼肉良善……奉教者皆扮成假义和拳会,各处寻仇杀人,北京西城尤多。”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清末反洋教斗争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
B.义和团具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
C.因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向津京地区扩展 |
D.义和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成分不纯的现象 |
12.
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本原因是( )
A.肃清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B.“工农武装割据”的推广 |
C.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 | D.开展广泛的土地革命 |
13.
下列是对共产党民主革命奋斗历程进行概括性的一组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
B.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日出东方 |
C.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进京赶考 |
D.日出东方---灯塔指引—力挽狂澜—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
14.
八七会议上,瞿秋白指出:无产阶级的策略是独立的工农阶级斗争。为此“要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革命)政府仍用国民党的名义”。而几乎同时,***则明确指出“国民党死了”,“国民党变成军阀党了”。当时两人考虑的焦点是
A.革命方式问题 |
B.革命的旗帜问题 |
C.革命的道路问题 |
D.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15.
蒋介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自清末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中华民族经历了50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记录。”对讲话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讲话发表于民国31年 | B.百周年前所签的是《南京条约》 |
C.光荣记录是指废除美英等国在华治外法权 | D.反应了国民政府外交成果 |
16.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做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演讲,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对此演讲评述正确的是
A.明确了西南政治中心和国防基地地位 |
B.旨在加强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
C.凸显期剿灭共产党的主要目标 |
D.强调四川在民族治乱兴衰中的重要地位 |
17.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强调了民族民主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