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58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宪法日”,依法治国再迈新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
——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原因。

2.单选题(共13题)

2.
公元前546年,古希腊执政官庇西特拉图借助外籍雇佣军的力量,收缴了公民的武器,建立起一支300人的私人卫队,把自己的住所安在卫城之内,成为凌驾于公民集体之上的君主。这一现象表明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有较好发挥
B.民主政治一度反复
C.发展了梭伦的宪政制
D.是集权制下的民主
3.
罗马法规定:丈夫是他妻子的法官。假如妻子犯了错误,丈夫可以惩罚她;假如妻子喝醉了酒,丈夫可以谴责她。后来,又规定对妻子的处理要得到由夫妻双方家庭所有成员参加的家庭法庭的批准。上述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  )
A.罗马法鼓励身体暴力和家族内部惩罚B.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
C.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D.罗马妇女与男子的家庭地位逐步平等
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5.
抗战胜利后,苏联政府力图说服中共放弃武装斗争,解散军队,参加国民政府,使国民党统一中国。关于苏联所采取的扶蒋抑共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客观上为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提供了条件
B.它主观上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C.它与其推行的民族利己主义的全球战略相关
D.这说明苏联和国民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
6.
1840年,澳门的葡萄牙人、美国领事等告诉林则徐,英国即将对广东发动战争;林则徐认为这是“谣言”、“虚张”。上述史实反映了
A.英国国力不及中国而采取的恫吓策略
B.葡萄牙排斥英国而力图垄断东方贸易
C.美国为取得在华优势地位而抵制英国
D.林则徐以天朝上国观念判断中英关系
7.
“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朝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这一事件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大声疾呼:“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学俄罗斯、日本的榜样……‘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洪仁玕的这一观点
①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是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 ③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④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9.
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的解释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统治
C.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A. 罗曼诺夫王朝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D. 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11.
1954年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这说明该宪法
A.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B.带有新民主主义特征
C.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强化了人民民主专政
12.
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朝鲜代表团要求联合国军在6个月内撤出朝鲜,首次以大国身份组团参会的中国代表团表示支持,苏联代表团也支持中国的意见。这次会议
A.贯彻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B.初步达成了有关解决朝鲜问题的决议
C.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
D.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13.
“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14.
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时的搭载物中有10克泥土。这10克泥土中有1克来自台湾,象征国家的和平统一;9克来自郑和的家乡。根据相关史实可知其寓意可能是
A.向世界表明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
B.要重振郑和时代的海上雄风
C.纪念郑和为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D.表明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