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片段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试从材料中举一例子。
片段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
片段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1954年宪法的性质是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片段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试从材料中举一例子。
片段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
片段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4)1954年宪法的性质是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在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时,对基辛格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了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
(1)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
(2)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3)促使基辛格“跑中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全世界都震动了”?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1)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
(2)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3)促使基辛格“跑中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全世界都震动了”?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援助西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并指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援助西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并指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2.单选题- (共24题)
4.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5.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建立了官僚政治 | B.推动了社会转型 |
C.有利于中央集权 | D.打击了贵族政治 |
6.
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
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
8.
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由于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必须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这表明当时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是
A.国王掌握最高行政权 |
B.建立在两党制的基础上 |
C.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
D.英国首相对国王负责 |
10.
***在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忽视了
A.革命领导权问题 |
B.农民阶级问题 |
C.群众路线问题 |
D.革命武装问题 |
11.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推翻了清政府专制统治 |
B.结束中央集权的政体 |
C.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12.
美国公使田贝说:“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召开七大,确立***思想的指导地位 |
14.
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 《人权宣言》的颁布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A. 《人权宣言》的颁布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15.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 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 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17.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18.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下列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不结盟政策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
1955年的一个会议上,会议全场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回答了周恩来18分钟的发言,会后美国记者鲍大可的报道中称他的发言“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个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一届人大 |
C.二十六届联大 |
D.万隆会议 |
20.
1970—1972年,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三年内翻了一番。导致这股建交热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
B.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 |
C.中美关系解冻 |
D.中日建交 |
21.
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该外交成就是
A.1949年中苏建交 |
B.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D.1979年中美建交 |
22.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A.“一边倒”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另起炉灶” |
D.“和平共处” |
23.
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的一份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2004年,中国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点是
A.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B.积极推行新型区域合作 |
C.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 D.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
24.
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
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
B.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
C.“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
25.
有学者曾经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最准确的表述是
A.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B.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格局 |
C.单极世界形成 |
D.中美两极格局形成 |
27.
鸦片战争时一些广州百姓给英军带路,甲午战后“公车上书”参与的的只是士大夫阶层;五四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而至抗战时期,抗战救国的理念深入全民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 |
B.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同步发展 |
C.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
D.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