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莲塘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卷三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576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语的姓氏代表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所有群体成员的共性符号;名则是每个成员各题代码,属于个性特征。中国封建宗法观念主张“宗族至上”,强调“光宗耀祖”,在这种民族心理的影响下,他们把代表世代相传的家族姓氏展示在先,相对稳定,把代表个体、个性的名字符号置于其后,随意更改。然而,西方人强调个体主义,提倡自主精神,按照他们的民族心理,喜欢把体现个性观念的名字放在前面,把代表共性观念的姓氏置于后面。
材料二 在西方,宗教作为维系社会生存的重要墓础和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积淀在民族文化的深层,技涵深刻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到了12世纪末期,随着教会权力的不断扩大,作为神权的象征,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垄断整个的西方社会,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姓氏也不例外。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2.
(题文)《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3.
在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1928年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的内容,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这一转变说明了
A.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
B.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C.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尚未成熟
D.根据地的革命形势日趋严峻
4.
下图是我国某时期大陆主要高校迁移图,该图反映出
A.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B.南京政府持续推行教育及人才保护
C.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因战争而中断
D.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格局逐步改变
5.
乌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明成化、弘治年间,“宛然府城气象”,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乌镇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纺织业发展最迅速
D.政府赋税重要来源地
6.
东汉时期,政府把国有的荒地和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农民在最初几年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后,就要向国家缴纳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赋税,并承担其他义务。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治理流民问题
B.防止小农破产
C.缓解土地兼并
D.增加财政收人
7.
据统计,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人均收入差距,1850年为5∶1;1900年为6∶1;1960年为10∶1;1970年为14∶1。而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贫国与富国的悬殊是有限的。这反映了
A.落后国家无法赶超先进国家
B.东西方之间的发展差距不大
C.工业化改变了世界面貌
D.各国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8.
1990年深圳市政府为顺利推销股票完成发行,号召党员带头认购,并以任务的形式进行摊派。1992年,深圳市出现了群众大规模的股权抢购风潮。这种变化说明
A.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日益深化B.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
C.深圳市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D.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
9.
严复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竞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思想
A.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
B.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
D.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