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57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客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客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2.单选题(共17题)

2.
古代雅典,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实行“观剧津贴”制度,对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伯利克里时代还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些制度
A.推动了工商业经济发展
B.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C.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落
D.调动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3.
罗马法规定:凡不经司法程序而以强力向持有人如承租人、借用人等自行夺回其所有物的,即丧失对该物的所有权,该物即无偿归持有人所有。这说明古代罗马
A.财产私有原则遭到破坏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重视维护罗马公民权利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4.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环顾我们国家……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其言论体现
A.人人平等的原则
B.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法律调节社会关系
5.
古罗马法学家说:“法律并非人的思想的产物,也不是各民族的任何立法,而是一些永恒的东西,以其在指令和禁令中的智慧统治整个宇宙。法律是神的首要的和最终的心灵,其理性以强迫或制约而指导万物。”这里的“法律”指的是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6.
1711年,英国的对法停战法案被上院占据多数的辉格党贵族所阻挠。为此,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英国退出了战争。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仍拥有一定权力
B.《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上院认真履行立法权
D.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权力
7.
下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
A.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
B.南北双方矛盾异常尖锐
C.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
D.奴隶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8.
对于德意志帝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这意在说明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A.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
B.巩固国家的统一与完整
C.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9.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此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10.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制定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大方针。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采取一次主动反击的行动。这次“主动反击的行动”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打破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C.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首次大捷
D.直接推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②中国战区牵制日本主要兵力
③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正面战场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
12.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13.
1867年,英国太古洋行上海办事处开始营业,它可以进行“合法”通商贸易的城市是
A.汉口、南京
B.上海、杭州
C.广州、沙市
D.重庆、天津
14.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
15.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党中央所在地随着革命形势发展而辗转南北。如图所示,党中央所在地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16.
19世纪末谭嗣同《有感》诗云:“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下列诗句中,与这一首诗有同一主题背景的是
A.“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B.“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C.“龙旗隐没深宫泣,烈焰都城帝王悲”
D.“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17.
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恨的惨剧,莫过于一百年中我们的首都竟三次为敌国占领。”其中第二次被占领是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8.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中相继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1844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1861年)“驻英法公使”(1877年)等官职。这反映了清政府
A.完全受到西方列强控制
B.力图树立外交自主形象
C.开始采用西方政治制度
D.逐步适应近代外交形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