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材料三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合图二分别体现的政治制度。(2)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从1649-1832年中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至少列举两例)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美国在政治方面的“模范”表现,(至少列举两例)并分析这些制度得以实行的法律依据。
材料一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要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重大事件 | 主要领导人 | 革命性质 |
A | 洪秀全 |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
辛亥革命 | B | C |
五四运动 | 陈独秀、李大钊 | D |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了什么道路?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材料一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杜鲁门总统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制订了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被称为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材料三 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她的国务卿提名进行的审查时说:“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
﹣﹣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为“领导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尼克松主义在外交上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相比,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的显著不同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美国对外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5题)
A.习惯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十二铜表法 |
A.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 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
C.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 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 B.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 D.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
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 |
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 |
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 |
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
B.新文化运动中 |
C.辛亥革命中 |
D.义和团运动中 |
A.平津战役 |
B.淞沪会战 |
C.渡江战役 |
D.百团大战 |
A.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时期 |
B.人民解放战争的笫二年 |
C.中共进行三大战役时期 |
D.渡江战役顺利进行时期 |
A.制定了1954年宪法 |
B.颁布《共同纲领》 |
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 |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B.让少数民主当家作主 |
C.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
A.迈出了西欧联合的关键一步 |
B.对美国有利用与轻视的心态 |
C.强调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 |
D.力图保持自己昔日大国地位 |
A.不结盟运动 | B.亚非独立运动 |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D.和平外交运动 |
A.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
C.美国已丧失世界大国地位 |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
A.可以军事力量压制苏联 |
B.使美国取得世界霸权 |
C.容易导致地区的动荡 |
D.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C.市民的整体素质 |
D.革命的彻底性 |
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A.中央集权 |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C.独断性和随意性 |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3.选择题- (共2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