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56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民主与专制如一对并蒂莲,在古代东西方都开出了文明之花,但近代以来民主成为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材料三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合图二分别体现的政治制度。
(2)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从1649-1832年中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至少列举两例)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美国在政治方面的“模范”表现,(至少列举两例)并分析这些制度得以实行的法律依据。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要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重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性质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辛亥革命
B
C
五四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
D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了什么道路?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走向多极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杜鲁门总统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制订了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被称为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材料三 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她的国务卿提名进行的审查时说:“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

﹣﹣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为“领导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尼克松主义在外交上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相比,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的显著不同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美国对外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单选题(共25题)

4.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十二铜表法
5.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1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女王有较高的素养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C.受政治体制的约束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6.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A.确立了议会主权
B.开创了立宪政体
C.实行了政党政治
D.进行了议会改革
7.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中德国的政体是
A.总统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8.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9.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B.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D.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10.
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战前,多次操练演习。材料表明
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
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
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
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
11.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
A.赔款2亿两白银
B.开发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12.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
13.
假如左宗棠、邓世昌、丘逢甲、张自忠等名人共坐一起回顾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A.推翻清政府
B.建立民主政体
C.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
D.驱逐日本侵略者
14.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15.
***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可能出现在
A.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的笫二年
C.中共进行三大战役时期
D.渡江战役顺利进行时期
16.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制定了1954年宪法
B.颁布《共同纲领》
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7.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让少数民主当家作主
C.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18.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19.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D.欧洲联盟的建立
21.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认为当时并存的三个圆环将西方串联起来:第一环是英联邦;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这体现了英国
A.迈出了西欧联合的关键一步
B.对美国有利用与轻视的心态
C.强调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
D.力图保持自己昔日大国地位
22.
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
A.不结盟运动B.亚非独立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和平外交运动
23.
《帝国的衰落》中说道: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华盛顿对外必须承担更为现实的义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美国已丧失世界大国地位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24.
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就职时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将不惜任何代价、承担任何重负、对付任何艰难困苦,去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以确保自由的存继和胜利”。这一言论付诸实施的影响是
A.可以军事力量压制苏联
B.使美国取得世界霸权
C.容易导致地区的动荡
D.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5.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26.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7.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8.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3.选择题(共2题)

29.

阅读下列材料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30.

阅读下列材料和“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