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材料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16—17世纪) | 欧洲文艺复兴(14—17世纪) |
明清启蒙运动是在复兴“三代之制”的旗帜下展开的。如黄宗羲等曾以《左传>中民为“神之主”、《孟子》中“民贵君轻”的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早期启蒙运动犹如在理学的磐石下畸形生长的一株弱草,发生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少数进步思想家中,其影响也未超出少数清醒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及江南一带的士子阶层。 | 文艺复兴是通过对希腊罗马灿烂的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扬而进行的一场以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主义精神的斗争。正如伏尔泰所指出: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简单复古,而在于“创新”。文艺复兴把人的自由与解放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
——摘编自刘念慈《试析中国早期启蒙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表为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单选题- (共3题)
2.
顾炎武认为儒家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用之处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折射出顾炎武
A.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
B.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
C.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
D.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
3.
《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熹强调的“理”是
A.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 | B.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
C.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 D.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