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单选题- (共23题)
3.
《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
B.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
4.
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是


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
C.书写材料中的一次伟大革命 |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
8.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发布的《通令尊崇孔圣文》中指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
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据此推断,“探索”的结果是他们
A.进行了洋务运动 |
B.发动了二次革命 |
C.开展了新文化运动 |
D.掀起了五四运动 |
10.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
11.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有:“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此段材料反映了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
B.中学西渐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既要学习西方工商科技,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12.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实施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
B.抵制外国侵略,挽救王朝危机 |
C.挣脱封建枷锁,关注世界新知 |
D.注意世界时局,发展民族经济 |
13.
下图《宽容》展示北大各具特色的风流人物。其中辜鸿铭主张:忠于中国之政教;刘师培主张:君政复古;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等。由此可知,该画主要体现的实质是


A.文化的全面革新 | B.教育的重要意义 |
C.大学的教育地位 | D.开放的办学思想 |
16.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 )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
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基本一致 |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
17.
关注民生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特色之一,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B.反对民族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
C.限制小私有者 |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18.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A.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
B.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
D.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A.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问题 |
B.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 |
D.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21.
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些话包括: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③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③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⑥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22.
***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 D.《论十大关系》 |
24.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不断转型 |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