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535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6年,晚清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其中,“忠君、尊孔”为第一类,“尚公、尚武、尚实”为第二类。“尚公”一方面要求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要求仿效西方的注重团体合作和社会公德的做法;“尚武”即要求仿效“东西各国,全国皆兵”之制;“尚实”强调的是躬行实践,同时学习西方的实证精神,旨在造就“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以利国计民生。自此,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明令颁示的教育宗旨正式诞生,它一直沿用至清王朝覆亡止。
——摘编自杨天平《晚清教肓宗旨史论》
材料二  1912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道德教育,全称公民道德教育,其要旨为自由、平等、亲爱。实利教育主要包括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态度、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国计民生等内容。军国民教育要求通过加强军事训练、兵法操演等途径,以增进学生体质体能、提高学生军事技能,实行“举国皆兵之制”。美感教育简称美育,强调通过诗歌、美术等艺术活动唤醒学生“浑然之美感”,进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人格的目标,即“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摘编自喻本伐《中国教育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制定1906年教育宗旨的思想来源,并对该宗旨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和晚清教育宗旨的异同,并说明中华民国教育宗旨的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西方由于文化与历史发展背景的不同,在婚姻爱情观上也有一定的异同,这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林黛玉寄人篱下,虽然能得到贾母的疼爱,跟贾宝玉两情相悦,但最终王夫人和贾母在为贾宝玉选妻子的时候,还是更多考虑经济基础以及门第关系,选择了家底殷实的薛宝钗。贾宝玉最终兑现了对林妹妹的承诺出家为僧,薛宝钗最终也只有守着一段残缺的婚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开篇中对男主人公的介绍就是对其财产的介绍,奠定了当时人们将经济基础视为婚姻基础的主张,同时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两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据冯秀林《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爱情婚姻观的异同》等
结合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文学作品介绍中提取一个视角,拟定成一个观点,并就此观点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中外关联,阐释全面)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问题的关注由点到面,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最终成效不大。
——摘编自彭大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简要回顾》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贷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摘编自王丽、张婵等《论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法〉及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枓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的农业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

2.单选题(共9题)

4.
1866年,美国国会通过《公民权利法案》宣布:所有在美国出生的人(除印第安人之外)只要不受任何外国法律的管辖,都是美国公民。这一法案同时规定,所有的美国公民,不论种族、肤色以及以前是否受到奴役,都将在联邦境内各州和所有领地上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这一法案的颁布反映出当时美国
A.地方各州有较强的自主性
B.种族歧视政策被废止
C.联邦政府的权力得以扩大
D.具有强烈的排外色彩
5.
1940年1月11日,***说:“目前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在全国任务还是组织进步力量,力争中间阶层,击破大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反动,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未丧失。”这一讲话旨在
A.痛斥日寇侵华的残暴罪行
B.鼓励民主人士积极投身抗战
C.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行为
D.维护国共合作的抗日局面
6.
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A.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B.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C.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D.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7.
2000年6月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德国并在德国议会发表了题为“与德国和法国共同组成先锋队”的长篇演讲,突出强调了法德两国在欧盟内的核心作用,有意回避了德方主张中的“邦联”或“联邦”字眼,最后希拉克以“德国万岁!”和“法国万岁!”结束了他的演讲。希拉克的演讲显示出
A.法德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矛盾日趋尖锐
B.欧洲联盟的成立促进了法德两国的崛起
C.法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有一定民族色彩
D.法德开始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推动力
8.
在《国家宝藏》栏目里,湖南省博物馆特别推介了唐代长沙窑,下图为海上丝绸之路出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它反映出唐代
A.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兴起
B.阿拉伯文字在中国的普及
C.长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D.长沙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
9.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主要是以迎合统治者的奢侈消费为急为先,连城市手工业也竞相生产“悦在玩好”的奢侈品。这反映出当时
A.市场消费的水平提高
B.工商业服务群体单一
C.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
D.下层民众消费水平低
10.
朱熹曾说:“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若夫治军省赋以为恤民之本,则又在夫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纪纲而已矣。”可见,朱熹意在说明
A.立纲纪以求稳定
B.循理性而求王道
C.正君心以申民本
D.省刑罚而薄税敛
11.
下表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文化水平提升情况。

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知识普及推进科技创新
B.文化素质影响科技进步
C.人文思潮促进政治变革
D.思想启蒙推动社会进步
12.
编写于不同时期的《西学书目表》与《译书经眼录》是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的重要书籍

据表可知
A.政治运动推动知识分子转型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广泛
C.西学传播的片面性和被动性
D.国人普遍接受西方文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