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510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中就有:“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不断发展,日趋成熟。隋唐以后,政府采取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摘编自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二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编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主要选拔途径及其特点。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确立的原因及影响两方面中英对比,分析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明时期的中国与英国
中国
英国
嘉靖年间(1522-1566年),沿海各地出现倭寇之患。
1557年,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定居。此后百年逐渐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絡,巨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1567年,取消海禁,更称“隆庆开关”。
1581年,张居正推行賦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万历年间(1573-1620年),江南的苏州、常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六府税粮占全国税粮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1590年,李贽出版《焚书》。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次年刊印了《坤與万国全图》。
1602年,李贽因“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
1629年,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1637年,宋应星写成《天工开物》。
1549年,东盘格里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圈地农民起义——凯特起义。
1558年,伊莉莎白一世即位。在她当政期网间,完成了宗教改革。
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救规仪式的清教徒。
1586-1587、1597-1598.1622-1623年,英国接连出现饥荒。
1599年至160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
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1年,通过《济贫法》,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任英格兰国王,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1620年,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
 
从表中提取中英相关的历史信息加以比较,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范才于科目之内”。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杌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新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单选题(共12题)

4.
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
 
1624~1641年
1660~1685年
1689~1713年
1714~1760年
1760~1800年
年均召开天数
42
43
122
100天以上
100天以上
年均通过法令
5
15
67
77
209
 
A.中央行政体系不断调整
B.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
C.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D.国王授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5.
根据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55个衰败选区失去选区资格,另外30个选区各失去一个议席。这些被剥夺的席位有的分给了人口增加的选区,有的分给较大的工业城镇。在城镇选区的选举权方面,规定年值10镑以上的房产持有人,原有的选举权可酌情保留。其影响是
A.提升了城镇地位,促进了工业发展
B.降低了选举资格,完善了议会制度
C.扩大了选举范围,限制了国王特权
D.调整了选区结构,缓和了社会矛盾
6.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部门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B.君主立宪政体亟需完善
C.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D.工业革命使农业发展趋于停滞
7.
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写道:“‘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制度无质变
B.光荣革命确立少数贵族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议会
D.工业革命是当时政体完善的根源
8.
沃波尔统治晚期,反对派聚集在王储威尔士亲王弗雷德利克周围,盼望有朝一日王位更迭,得到重用,从而形成了“太子帮”。这说明此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发生变异
B.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C.政党政治还不够成熟
D.国王仍掌握军政大权
9.
1790年英国政论家伯克在《法国革命论》中提出:人的权利并非来自任何空洞或抽象的契约,而是来自于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权利并非天赋,而是人赋的,是有传统而形成的。伯克的主张
A.要求维护英国的宪政传统
B.肯定了法国革命的理念
C.促成英国议会改革的完成
D.发扬了启蒙运动的精神
10.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近现代政治发展进程描述正确的是
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②议会产生国家实际最高行政首长
C.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
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11.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
A.目的在于防止国王独断专权
B.加强了内阁对国王的控制
C.促进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D.说明国王行政权完全丧失
12.
下图反映的是1689年在伦敦为庆祝威廉和玛丽继承王位举行的一场庆典集会的场景。下列各项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光荣革命
B.英法战争
C.工业革命
D.独立战争“我们到英国执政了!”
13.
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铜版画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作者想要表达的是

A.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
B. 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
C. 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
D. 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4.
下表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政府颁布的几部社会立法主要内容
年代
对象
主要措施
1872
妇女儿童
禁止妇女、儿童和少女在矿井下工作
1897-1906
劳工
工人在工作中受伤,可获得雇主数额不等的赔偿金
1909-1911
失业工人
设立失业管理局,协助失业者就业;向失业者提供补助等
 
A.缓和社会矛盾
B.平息工人反抗
C.争取选民支持
D.建立公平社会
15.
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A.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C.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