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14题)
2.
在古希腊,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在将雅典城邦划分为十个部落的同时又给每个部落确定一位民族英雄。这一举措意在
A.确立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
B.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 |
C.提高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 |
D.麻痹雅典公民以维护城邦制 |
3.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
B.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
C.具有民主选举基础 |
D.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
4.
《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两国“如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比当平行照会”;中美《望厦条约》也规定,两国“公文往来,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B.由此实现平等国交 |
C.在外交上完全受制于列强 | D.华夷观念开始改变 |
6.
1937年5月,***在苏区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土地是属于日本人,还是属于中国人,这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那么,由暴力没收办法转变到新的适当方法,就是完全必要的。”由此可知,该时期土地政策变革的主要意图是
A.团结抵御外侮 |
B.维护农民利益 |
C.停止土地革命 |
D.实行减租减息 |
7.
有史学家认为:在对外关系上,“中共新政权从一开始就对西方列强采取了强硬的姿态”。以下哪一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点
A.“不结盟”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求同存异”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9.
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
A.表达了苏联对二战时美国援助的不满 |
B.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 |
C.是苏联内部阶级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 |
D.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 |
10.
苏联领导人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这一思想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
B.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 |
C.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
11.
“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上述成语词组能够集中展现
A.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之美 |
B.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
C.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 |
D.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 |
12.
《竹书纪年》中有“人面龙颜(有称人身牛首),断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的记载,这些内容
A.是远古人们蒙昧无知的想象 |
B.呈现了刀耕火种的实证资料 |
C.提供着农业萌芽时期的信息 |
D.记载着以农立国的大政方针 |
13.
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聚之渐”。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坚持维护广州民众利益 |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C.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
D.禁止发展中外贸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